
2017年3月27日,对于兰考而言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估并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兰考县成为河南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的首个脱贫贫困县。
“50年前,兰考因为贫困,在全国出了名;50年后的今天,兰考因为率先脱贫,再次赢得世人瞩目。”作为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兰考一直以来备受全国甚至是世界的关注。然而,很多年来,兰考的贫困问题却使这一块“精神高地”,成为人们心心念念的“经济洼地”。可以说,兰考的成功脱贫,成为河南省首个“摘帽”的贫困县,为全国其他省市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更大的信心。
兰考为啥穷?兰考人自己的回答是:产业不兴,经济没有支柱。历史上,兰考这个地方饱受内涝、风沙、盐碱等自然灾害的侵袭,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曾任兰考县委书记的焦裕禄,拼尽一生,发誓要改变兰考贫困落后的局面。改革开放以后,自然灾害对当地的影响不复当年,但贫困这座“大山”仍旧压得当地百姓喘不过气。2014年,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将兰考作为联系点,兰考则郑重承诺:“三年脱贫,七年小康”。
如今,“三年之约”如期实现,河南省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兰考退出贫困县。因为,据此前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委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开展的第三方专项评估结果显示,兰考县抽样错退率(人)0.72%,抽样漏评率(人)0.75%,抽样群众认可度98.96%,而综合测算贫困发生率1.27%。按照2016年国家发布的《关于建立贫困县退出机制的意见》和《河南省贫困退出实施办法》规定的,原则上贫困县贫困发生率需降至2%以下,兰考人民终于战胜了贫困!
“退出去”的兰考,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脱贫攻坚的宝贵“启示”。“把脱贫攻坚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找准特色产业,让贫困户稳定增收”,这是兰考“产业扶贫”的先进经验。“用好上级拨付的贫困资金,让好钢用在刀刃上”,这是兰考“盘活金融,对贫困户精准滴灌”的创新举措。“大学生补贴、危房改造、医疗救助、中小学教育救助”,这是兰考预防返贫的“兜底政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贵在精准,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希望其他贫困地区能够认真学习领会兰考脱贫启示和经验,争取早日“摘帽”,成为一个又一个“新兰考”。(朔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