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看到这样一则新闻,说的是上海市发生了一起令人心痛的交通事故——一位骑共享单车的少年因车祸身亡,遇难时还不满12周岁。事发时男孩没有家长陪同,而孩子父母在赶到医院时,男孩儿已经过世。新闻很长,分析了方方面面的原因,充满了反思。
看完后,大脑一时高速运转,突然莫名想起了两则小故事:
《农夫和蛇》
有位农夫,是村里村外有名的大善人。一个隆冬时节,他在村口遇到了一条冻僵了的蛇,他觉得这条蛇挺可怜,就发了善心,把蛇拾起来,放在怀里,用自己的身体去温暖它。
蛇得到了温暖,渐渐地苏醒过来了,等到它恢复了体力,活动自如时,就在农夫的胸脯上,凶狠地咬了一口。原来这是一条毒蛇,农夫受了致命的伤害。蛇毒很快布满了农夫的全身。当农夫到家时,求医治疗已经来不及了。
农夫在临死的时候对家里人说:“你们要记住我这血的教训,我因为怜悯恶人,才受到如此的恶报啊!”
其实,当笔者还没看完整篇新闻报道时,观点就已经基本明确。但很明显,并没有通过《农夫与蛇》这则故事的寓意得到完美的诠释。于是又想到了另一个故事:
《因噎废食》
古时候,一个节日之夜,有个财主在家大摆酒席。大家划拳喝酒,喧声如潮。
突然,闹得最欢的一个老头大汗淋漓,翻着白眼,捂住脖子,拼命地咽着唾沫。原来是他刚才急着说话,嘴里一块牛肉没嚼烂就吞了下去,结果喉咙被堵住了。这时,在场的人纷纷围了过来,有的说快灌一杯冷水,有的说要再咽一块肉,有人使劲扳开老头的嘴巴,拿起筷子就要往里夹取,有人则使劲捏着他的脖子往下刮。众人七嘴八舌,动手动脚,把老头折腾得痛苦异常。最后,老头气得按捺不住,大吼一声“滚开”,随着喊声,那块牛肉也跟着喷了出来。
众人大笑,正要回座位继续吃喝,财主却高声说道:“各位请回吧。那位老者的遭遇是我们的前车之鉴。老夫认为:要想不再发生这样的灾祸,酒肉不可吃,三餐不可有。本府以后再也不许人吃饭了。”说完,就下令把厨房所有的坛坛罐罐全部打碎,柴米油盐一律放火烧掉。
看到这里,笔者的观点已成了司马昭之心了。
煽情,是文人的膝跳反应。虽然新闻记者也算是属文人系列,但煽情却是新闻报道的大忌。有人曾说过,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而历史应该是冷静、客观、理性的。
在这则新闻上,笔者最喜欢的一个标题来自澎湃新闻——上海不满12岁男孩骑共享单车被撞后死亡,再严的标准也抵不过父母的监管。
最后给那些骑车的孩子提个醒:你需要年满12岁且熟悉骑车才能独自上路;你骑车时双手千万不要放开把手,骑车不是体现“艺高人胆大”的好时机;女孩子骑车时请不要穿裙子,因为衣物可能被风带起卷入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