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生活富裕了,很多农民都用上了手机,可怎么用好却成了一个“大课题”。恰如“好雨知时节”,刚刚过去的全省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里,相关企业、培训机构和志愿人士为农民学好、用好手机打开了一条“绿色通道”,让农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据调查,手机已经成为农村互联网架构最重要的“端”,使用手机上网成为近90%的农户获取知识、了解信息、提高生产经营能力的重要方式。新浪网友“闲时听雨”说:“互联网时代,农民将会逐渐参与进来,手机就是载体之一。”相关企业、机构帮助农民选购符合自己要求的手机,推广具有公益性服务内容的农业APP,让农民学会使用手机移动端电子商务,让手机成为农民发展生产、便利生活、增收致富的好帮手,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
其实,培训是手段,让农民得到实惠才是目的。通过培训,让农民愿用、会用、用好。愿用就是要让农民运用手机成为一种习惯;会用就是要让农民运用手机能够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好就是要最大程度发挥手机的作用,让农民实现便利生活、增产增收。现如今,手机已经成为城里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是在农村,手机的应用远没有这么发达。在手机培训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让农民在生产生活中,无论是网上销售、种植养殖技术、市场行情、视频通话、看病挂号甚至是小额贷款都可以“一机在手,生活无忧”。缩小城乡间手机应用普及的差距,让手机融入农民吃穿住行的方方面面。
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各方配合共同努力。要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手机制造厂商生产适合农民使用的手机,电信运营商与政府合作推出“惠农流量包”,培训机构按照各地农民需求制定培训方案,电商平台帮助农民搭上互联网销售的“高速车”。让更多的农民“玩转手机”,让更多的“手机达人”从农村涌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