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下午,定襄县副县长宋海平,驾车开会途中遇到一场车祸,一位女学生被撞,曾在县医院工作、有一定急救常识的他,察看了被撞同学伤情后,决定立即送其上医院,并招呼群众帮忙一起把孩子轻抬到自己车上。此时,人群中有人劝他等孩子父母来了再做行动,他急忙朝着人群喊道:“我是政府副县长,我叫宋海平,孩子必须马上去医院抢救,有什么责任我来承担。”
“有什么责任我来承担”,见义勇为,只缘一句话,副县长宋海平成了当地的“网红”,有现场群众拍下了他见义勇为的一幕,并发送到微信公众号上,不但赢得了网上点击率,由此还吸引了澎湃网、央视专程前来报道。有网友称,“救死扶伤,弘扬正能量,定襄的好县长。”也有网友赞,“好样的,老百姓就需要这样敢承担责任的父母官。”
见义勇为,人人当为,这看似一件平常事,但副县长宋海平能够自报家门,一句“有什么责任我来承担”,却让人深思。曾何几时,“不敢扶”、“扶不起”的事件在社会上闹得沸沸扬扬,所以,很多人总是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生怕惹麻烦缠身,见事就躲。此时,宋海平一句话,对他自身来说是道德良心和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但对现场群众来说,却是一种正气鼓舞和信心,见义勇为就是要大义担当,不怕委屈,相信我们的社会还是好人多。
其实,副县长见义勇为,这件事让人更赞的,是宋海平见义勇为的表率作用,敢于亮明自己领导干部的身份,党员领导干部关键时刻就要敢于站出来,敢说“我是党员”、“我是干部”,“跟我来”、“我先上”,时刻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成为群众的榜样和主心骨。
路遇事故,宋海平不但主动停车,还亲自察看伤者的伤情,与医院联系紧急救治,并将伤者送到医院。当知,此时他是有公务在身的,为救助受伤女孩,导致他开现场会迟到一个小时。对此,也许有人会说他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他也可以指挥、委托其他人照顾女孩,完全不必劳自己的“大驾”。但笔者以为,宋海平见义勇为所做的一切,正是他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最高尚的地方,他以行动践行了“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开会固然重要,但见义勇为、抢救生命,两者相比,后者永远第一。
被救女孩父亲事后多方打听到宋海平的联系方式,想当面表示感谢,但被婉言拒绝了:“我做了所有人都会做的事,更何况我是党员,是领导干部,本身就应义不容辞。”他还开玩笑地对记者说,希望这件事热几天赶快过去,什么时候凡人义举成为不了话题,我们社会才真正充满正能量。
这就是宋海平,作为一名普通公民,他是做了一件所有人都会做的事情。作为一名副县长,他则是给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见义勇为的好榜样。副县长见义勇为,其意义绝不止于救人,而是树立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带头弘扬、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传播了社会正能量。
对宋海平见义勇为,广大人民群众给予积极评价和高度赞誉,正可谓: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党员领导干部,就要像宋海平一样,放下身段,为人表率,见义勇为,关键时刻要敢于亮明自己的身份、冲在前。这样,就会得到老百姓赞誉和拥戴。(贾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