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只懂得收获的快乐,并不是真正的快乐,付出同样能带给自己快乐。2月下旬,一则太原老人边银良20年自制上万根“爱心拐棍”免费供路人取用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迅速被多家网站转载,引来无数网友为老人点赞。
仁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思想,是人良好德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孔子的“仁者爱人”到孟子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无不体现了人与人淳朴的关爱思想。从恻隐之心推而广之,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儒家的仁德、仁爱。国人自古讲仁爱重德行,德行强调的是自身修养的重要性,拥有良好德行的人受人尊敬。在我国古代助人为乐的事例不胜枚举,王羲之为了帮助一个卖扇子的老婆婆卖出所有的扇子,亲自在扇子上题了字,帮助她卖出了扇子,王羲之也因此而留下美名,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老人免费发放自制的拐棍不只有爱心,还很细心。在风雪交加、道路湿滑的雪天,能为需要的人赠上一条拐棍,真正做到了“雪中送炭”。上面还留有一张字条:“今天风雪大路有泥泞,老人走路困难,‘爱心拐棍’帮您大忙……这里有几条拐棍,需要请您随手拿走使用。随便使用,不花钱。”使人感到关怀无微不至。正如网友“蝈蝈168”在百度贴吧中所言:“老爷爷不仅有爱心,还是个细心的‘暖男’,超赞!”
“爱心拐棍”正是边银良老人用善心在诠释自己“德行比钱财更宝贵”的价值观。20年来他不为名利,在助人为乐中实现自我价值,在平凡之中凸显伟大。如果人人都来做好事,从点滴做起,传递一点正能量,社会将更加美好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