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共享单车在一些城市风靡以后,时尚、酷炫的共享汽车最近也开始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出现。消费者通过手机下单租用共享汽车,随叫随走,而租车费用却比城市出租车的运价还便宜。
汽车数量快速攀升,城市拥堵加剧。共享汽车的出现,不仅给城市民众带来用车便捷,还满足了“无车族”的用车需求,大受欢迎乃情理之中。在城市车辆限行、车牌限购的大背景下,民众买车、养车的成本高,城市停车难等问题制约了一部分人的买车欲望,共享汽车的出现,满足了“无车族”的用车需求。共享汽车通过共享的方式充分利用时空资源,让汽车的使用效率提升。此外,通过电动车对汽油车的替代,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新浪网友“心似风往”认为,“以后买车就不是必需品了,需要的时候租一辆,用完就还了,还不用保养,为共享汽车点赞。”
但是,在鼓励、支持共享汽车发展的同时,政府对这一新兴的市场事物的监管也需要及时跟上。车辆覆盖率低、停车网点太少、交通事故处理权责不明等痛点。更方便的“随停随开”、更便捷的事故处理,是这一新兴行业亟须解决的问题。“共享单车”至今未解决的“违规停放、过度占用公共空间、信用体系欠缺”等问题,在共享汽车领域照样存在。所以,监管并不是管制,是为了让共享汽车在有序规则范围内,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帮助企业更好地获得收益。
面对新兴市场现象,政府应扶持和监管双管齐下。共享汽车目前的推广应用只是一种粗放的服务模式,必须推进相应的配套措施。比如,在城市停车场已经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新能源共享汽车如果无法妥善解决充电、停车问题,它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如何满足新能源共享汽车的停车需求,显然很难通过企业自身解决。政府相关部门就应该及早做些研究,避免这一新生市场重现网约车和共享单车在早期发展中的矛盾,使它能够得到更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