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曾说:过去,我们的企业给国外品牌代工太多,现在我们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打出品牌不仅会提升企业竞争力,还会倒逼企业对产品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持续的技术创新,大大提高我国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大型飞机、北斗卫星导航、超级计算机、高铁装备等一批重大科技装备取得突破。
但我国还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创新体制不完善,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必须着力解决以上问题。
建设制造强国,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创新驱动,制定特殊政策,发挥制度优势,动员全社会力量奋力拼搏,更多依靠中国装备、依托中国品牌,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卢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