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22742件,审结20151件,同比增长42.3%和42.6%。审结内幕交易、集资诈骗等案件2.3万件,拐卖、性侵妇女儿童犯罪案件533件。对社会广泛关注的聂树斌案,依法改判无罪。
“人民群众每一次经历求告无门、每一次经历冤假错案,损害的都不仅仅是他们的合法权益,更是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是他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们必须追求公平正义,保护人民权益、伸张正义。实践证明,司法公正则对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以前我国执法司法中存在一些问题,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也不完善。结果不仅老百姓不满意,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也受到影响。而张氏叔侄案、呼格案、聂树斌案等一批冤错案件的再审改判,不仅洗刷了当事人的冤屈,同时建立完善了“由裁判者负责”的司法责任体系,促使执法者守法畏法,让公平正义的阳光能够普照大地。
当然了,推进公正司法,要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关键则是要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监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可以说,就是要为发挥公正司法建立起一道牢不可破的制度防线。
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耀每一个人,还要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多元司法的需求。今年的“两高”报告提出,要依法审理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案件,及时审理执行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案件,切实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这就为各级司法机关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举直措枉,则民服;举枉措直,则民不服。”展望未来,希望人民法院能够以更加强有力的改革举措,确保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温暖阳光,也为加速建成法治中国奠定坚实的基础。(朔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