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72家媒体140余名记者,8个问题7个涉及腐败。
2016年,63家媒体135名记者,12个问题5个有关贪腐。
2017年,44家媒体73名记者,10个问题6个提及改革与发展。
这是全国两会山西代表团媒体开放日的一组数据。从媒体关注“焦点”的转换和“重点”的转移,可以看出山西业已走出腐败重灾区的阴霾,走进改革发展政通人和的新的历史时期。
山西发生了巨变!
以省十一次党代会为标志,山西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全省上下进一步看清了“一煤独大”“一股独大”的弊端,更加坚定了转型综改、创新驱动的信心和决心。摆脱煤炭过度依赖、加快战略重点转移、全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综改,正在成为发展的主旋律、最强音。
在刚刚过去的寒冬时节,塞北晋南、吕梁太行、三晋大地,无不热气腾腾,干劲冲天。一股股清新的党风政风正在形成,一幅幅撸袖苦干的场面已经展现。山西已经从塌方式政治生态和经济断崖式下滑的阴霾中走出来了。
新一届山西省委省政府带头撸起袖子加油干,求发展的路子正在形成。刚刚过去的两个月,山西综改试验八区归一、挂牌运行;大数据战略稳步推进、洽谈颇多;首批149家景区景点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推动;国资国企改革打响发令枪,首份“军令状”签订。山西正按着省政府工作报告所规划的宏伟蓝图稳步推进、高效“施工”。
从监察体制改革、供给侧改革到综改试验、转型发展,在刚刚过去的2017全国两会媒体开放日上,山西代表团颇具“底气”。这个一度以“塌方式腐败”闻名的山西,因为脚踏实地深刻剖析、真抓实干精准“施工”,用努力赢得社会认可,用实干回应媒体关注。
2016年,山西确立了“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即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引,构建良好政治生态,推动经济向好,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随即成为全省上下的高度共识和自觉行动,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
过去一年,山西坚定不移大力推进煤炭减产量、去产能。压减煤炭产量1.4亿吨,占全国39.1%,退出煤炭产能2325万吨,居全国之首,促进了全国煤炭供求关系平衡,使煤炭价格回升到合理区间。这直接体现在煤企工人工资恢复正常、按时发放,体现在矿区外马路上又排起了等待装煤的车队长龙。全省煤炭行业结束了连续26个月的亏损局面,PPI扭转了连续54个月的下行趋势。
过去一年,山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2016年高技术产业增长14.4%,山西全省工业产值从2015年亏损58亿元到专项盈利209亿元,其中非煤工业盈利148亿元,增长52.4%。
过去一年,山西组织了1.4万名干部入企服务。解决了属政府应帮助解决的问题8800多个,极大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山西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进入正轨,全省GDP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分别增长3%、3.4%、4%、4.5%,实现低位企稳、逐步向好,且全部高于上年同期。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扬帆;任重道远,还需策马扬鞭。愿如所言,三晋转型,不做“叶公”,只做“愚公”。(枕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