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有政协委员提出,如果把医养结合型的养老产业都发展起来,国家可能增加1000万就业的指数,这对经济发展十分重要。
随着我国现阶段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矛盾重重,由于一些“老年病”的常发、易发和突发性,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治疗和看护问题困扰着千家万户。而现状却是——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互相独立、自成系统,养老院不方便就医,医院里又不能养老,老年人一旦患病就不得不经常往返家庭、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既耽误治疗,也增加了家属负担。医疗和养老的分离,也致使许多患病老人把医院当成养老院,成了“常住户”。老人“押床”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张,使真正需要住院的人住不进来。
“医养结合”就是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其中,“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养”包括的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利用“医养一体化”的发展模式,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把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将养老机构和医院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何安享晚年是每一个人最关切的话题。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3086亿人,占总人口的16.7%;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003亿人,占总人口的10.8%。2016年,全国老龄化人口增加了近千万。但是,医疗资源和养老需求之间的供给关系短期内没有办法得到根本改善,这就需要我们从现有的存量上做文章。不少地方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专业的养老院一床难求,如果把现有的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做一个有机的整合,将养老和医改结合在一起,把三级甲等大医院的资源下沉到地方去,把三甲医院的品牌和一些空置的二级医院和乡镇医院结合起来,转型成为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产业,就能解决入院难的问题。同时,让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发展起来,可以为经济发展增添一个新的增长点。把医养结合型的产业做起来,这将极大地缓解目前紧张的供需关系。
养老事业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事业,需要我们不断拓展思路,不断推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参与其中, 医养结合需要政府完善顶层设计,更需要社会资本的进入,形成多层次、多格局的专业养老服务,让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不再遥远。(三晋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