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核心内容是农业供给侧改革,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从国家层面指导种什么的问题,这也是农民朋友最为关心的大事情。
春回大地,正当农耕时,农民该种啥?对农民来说确实是个难题。前几年,玉米收购行情不错,所以很多农民都种玉米,可玉米突然降价达两三成,又一年春耕时间到了,很多农民的玉米还在仓库里压着,是卖还是不卖,卖是卖不上钱,不卖放着发霉了也是赔钱,农民真的很难。
还如媒体近日报道的有“太原胡萝卜第一村”之称的清徐县集义乡小王村,今年还有200万公斤胡萝卜滞销,胡萝卜价格一跌再跌,甚至已经低于成本价,更要紧的是这些胡萝卜随着天气变暖,将变得一分不值。这些真的让农民群众头疼,这地还种不种,该咋种。
农民种地不知道该咋种,一方面说明农民群众不掌握市场信息,种地带有盲目性,看什么价格高了就种什么,价格低了就不种,结果往往是踩不到点上。但农民不知地咋种,反映出的更是政府指导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农民种什么,自有其选择权,但作为政府来说,必须在市场和农民间搭起一座桥梁,必须借助信息优势对农民服务好。
种地有学问,今年究竟种什么?这成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必须引起各地各级政府的重视,一是,当下要充分掌握市场信息,给农民提供一个合理的指导。二是要把农民种地的事情始终放在心上,在帮助农民卖粮上多做些文章。对多数农民来说,主要还是以种地卖粮为收入,各级政府必须发挥好服务指导作用,决不能让农民群众搭着本去种地,实际上,农民卖不出粮,政府当主动担责,去想想办法,现在很多市县乃至省领导都在为农民当“代言人”,推销农产品,这一做法值得推广。
2017年农民究竟该咋种地,现在正当农忙时,春宵一刻值千金,人误春一时、春误人一年,愿各地政府能够多为农民出出主意,服好务!(贾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