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开锁、计费、还车”,单车出行就是这样So Easy!而且再也不必担心找不到停车桩无法还车了。没错,这就是最近红遍大江南北的“共享单车”。
用户只要在线实名注册,缴纳一定押金后,就可以通过扫描车身二维码,获得密码,解锁上车。到达目的地后,系统自动计时收费。可以说,“共享单车”正是凭借上述优势,不但获得了广大市民的青睐,而且令传统公共自行车“相形见绌”。更令人“Hold不住”的是,这辆车子日前竟成功“驶入”人民大会堂,成为两会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3月6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代表对记者说,“共享单车”是模式创新,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共同努力,一定能发展好。而在很多省市,“共享单车”也成为地方两会热议的话题。上海、深圳对规范“共享单车”市场已经先行先试,出台了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
客观的讲,“共享单车”较好地解决了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与此前已经推出的公共自行车相比,在线注册、无桩停放、即走即停的便捷体验,使得“共享单车”一经推出便迅速走红。当然了,从“共享房屋”到“共享汽车”,再到时下流行的“共享单车”,可以说“共享经济”的蓬勃兴起,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图片摘自人民日报)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高度便捷性既是“共享单车”流行的重要原因,也是其广受诟病的问题根源。据此前媒体报道,自“共享单车”问世以来,就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像违规占道、车辆损毁、私人侵占、押金难退……这些问题导致“共享单车”俨然成为社会公共管理的“新问题”。
对此,人民日报评论员如此评价,“共享单车是公共管理显微镜,凸显了法律法规、企业管理等在面对新现象、新挑战时的短板。”因此,如何让“共享单车”更好地方便出行,需要政府和企业同抓共管。对于城市管理职能部门来讲,要加快完善制度体系,在道理两旁开设专门的停放区,并通过加大文明引导和行政处罚力度,遏制乱停乱放等影响公共交通秩序的行为。
企业作为“共享单车”的经营主体,对于当前“共享单车”的管理乱象负有主要责任。两会上,一些代表也准备就规范“共享单车”责任主体提交议案提案。所以,希望企业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确保“共享单车”能够行稳致远。
“任何新生事物在开始时不过是一枝幼苗,一切新生事物之可贵,就因为在这新生的幼苗中,有无限的活力在成长,成长为巨人,成长为力量。”周恩来曾如此评价新生事物。所以,相信经过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共享单车”不仅不会上演“公地悲剧”,相反,会更加方便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朔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