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各类主体各展其长、线上线下良性互动,使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竞相迸发。”
“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强化创新引领,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内国际发展面临诸多矛盾和风险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阶段性成果。据统计,去年新登记企业同比增长24.5%,日均增长1.5万户。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技术交易额超过1万亿元。可以说,“双创”已经蔚然成风,而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也愈加显著。
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参加我省代表团审议时说,去年山西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困局中努力突围,在重压下坚韧发力,扭转了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的局面。他强调,今年山西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长期积累的结构性、体制性和素质性矛盾。
从国家层面来看,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于稳定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从山西层面来看,坚持创新转型发展,则为我省“打开了新天地,提供了新动力。”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惠宁代表对媒体记者说,去年我省新兴产业投资增长较快,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4.4%,而一批战略新兴产业项目也将布局上马。可以说,坚持创新发展不仅改变了山西以往“傻大黑”的旧面貌,同时也有助于我省抢抓下一个十年的发展机遇。作为三晋儿女,与有荣焉!
那么,坚持创新驱动的核心要义是什么呢?这就需要解决好“谁来做”和“怎么做”的问题。一方面,国资国企要承担起践行创新理念的使命担当。当下,国资国企在经济结构中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各类资本要素优势明显。因此,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充分发挥创新试验田的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要在基础科技领域实现创新性的大发展,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点突破。要进一步盘活科研机构、科技人才、资金项目等关键要素,促进科研成果向规模生产加速转化,从而为创新理念在山西落地生根奠定基础。(朔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