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什么最值钱?人才!”这曾是一部大片的经典台词,说明了人才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日前,人民日报发布了这样一组数据。
2006年,我国出国与回国人数比例为3.15:1,2015年为1.28:1。2015年,来华留学人员总数达到40万,同比增长5.5%。自2008年国家“千人人才计划”实施以来,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超过4万名。当前,全国共有留学人员创业园300多个,入园企业2.4万家,2015年技工贸总收入超过2800亿元,6.7万名留学人才在园创业。、
从世界上最大的人才流出国,向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中国正经历着近代以来最重要的人才流动“拐点”,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民族的强盛和国家的富裕。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刻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刻都更加渴求人才。”现在,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三期叠加”带来的社会阵痛影响深远。因此,我们不仅需要海外学子学成归来报效祖国,也需要坚持“开放包容”“海纳百川”,学习借鉴吸收世界各国人民的智慧经验。惟其如此,才能汇聚起更加磅礴的力量,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为了广纳天下英才,近年来中央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加强外国人永久居留权服务管理的意见》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可是,中国有句古话“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这就是说,善法还要善施,商鞅变法“立木为信”正是这个道理。所以说,各地各有关部门也要切实推动留学来华人才居留、创业、子女教育等相关措施落地,用真抓实干、真情实意吸引天下英才。
如果说,留学人才归国潮是“积水成渊,蛟龙生焉”,那么选派优秀干部人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则可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1月24日,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盛茂林代表省委、省政府在太原机场欢送我省第三批援疆干部。优秀干部人才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执政兴邦的重要力量。日前,我国还有4000多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依然道阻且长。所以,鼓励和引导优秀党员干部将个人发展融入社会发展,合力补齐民生短板,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汇聚力量意义重大。
“大木寻百,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可成。”可见,无论个人发展还是社会进步,只有靠合力才能推动。希望不论是归国学子、国际友人还是党的优秀干部人才,都能够以“建功立业舍我其谁”的壮志豪情履职尽责,书写出无愧时代、无愧人民、无愧历史的绚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