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红船精神”完成最初使命
——写在《光明日报》发表习近平同志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 15周年之际
作者: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
在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创造的历史纪念碑后面,一定有一座伟大的精神纪念碑矗立在其中。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有多长,她创造和代表的革命精神有多长。
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的长河中,以“红船精神”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无疑是其源头。
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
当时的背景是党的十六大以后,全党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在教育活动中,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南湖红船时,大力提倡“看展览,听党课,学党章,看故事片,参观红船,重温入党誓词”。“六个一”持续至今,已成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教育的有效途径。
文章对“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作了最经典的阐述。
首先,“红船精神”有着深刻的内涵,包括三句话。
一是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中国共产党履行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勇敢地引领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南湖红船上宣布成立,翻开了中国革命历史的新篇章。这种精神使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前列。南湖红船点燃的小火花,形成了中国革命的动力,使四海翻腾,五岳摇动。我们党已经从这里迁到井冈山、延安和西柏坡。一个领导人民夺取政权的政党已经成为一个领导人民夺取政权的政党,并且已经执政很长时间了。
二是坚定的理想和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起初,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是在白色恐怖中召开的,并从上海转移到嘉兴。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任务是在南湖红船上完成的,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了中国革命一个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这种精神使中国共产党决心推进中国革命和建设。在汹涌的革命浪潮中,红色的船在上升,共产主义者的信仰也在上升。从那时起,我们党在长期艰苦的斗争中,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不怕艰难险阻,历经波折,屡经考验,始终没有改变初衷。不管风浪如何,它不怕急流险滩,以它战胜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无畏英雄精神,仍然依靠它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推进中国革命和建设。
三是立党为公、忠于人民的奉献精神。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没有私利,而是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不同于任何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沿着水航行,忠于人民,已经成为贯穿中国革命和建设全过程的一条红线,这也是“红船精神”的精髓。这种精神使中国共产党能够肩负起为人民谋利益的神圣职责和崇高使命。它通过自己的努力,宣传、动员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同心同德
这三个句子紧密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是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没有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就不会有任何成就。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是推翻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没有坚定的理想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就一定会半途而废。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是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伟大成就。没有立党为公、忠于人民的献身精神,它也将面临着居功自傲的危险。
其次,“红船精神”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精神,而且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泉。
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一个大型聚会诞生在一艘小船上。从那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了革命的航船,破浪前进。它为中国革命创造了一张新的面孔。
“红船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道,与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一道,构成了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一百年来,“红船精神”始终激励和激励着我们党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勇敢地做舵手,走在前进的道路上,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不断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都与“红船精神”有着直接的联系。
第三,“红船精神”源于党的历史,但具有永恒的时代价值。习近平同志把这一永恒的时代价值称为“党的先进性的源泉”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推动中国历史前进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红船是处于时代前沿的象征。“红船精神”充分体现了走在时代前列的精神,也体现了党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源泉。《红船》代表并展示了时代的高度,是发展的方向,是奋斗的灯塔,是铸造在中国儿童心中的永恒的精神丰碑。我们要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就必须始终牢记党的“母船”,回顾红船的历史变迁,保持党继承和发扬“红船精神”的先进性,进一步激发我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信念和力量。
这样,“红船精神”就像一条红线,一方面连接着党的创建历史和这一时期形成的创建精神,另一方面又连接着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光辉历史和革命精神谱系贯穿其中,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紧密相连。
我们对“红船精神”的理解和理解,不仅要把它理解为党的建设精神,也不能把它仅仅看作是党的历史上存在的革命精神,而是要不断加深对它的理解。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要结合时代特点,从开展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战略全局出发,围绕中华民族立起来、富裕起来、强大起来的战略目标,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这使得“红船精神”的当代价值进一步彰显。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胜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描绘了宏伟蓝图。2017年10月31日,就在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来到上海的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和浙江嘉兴的南湖红船旧址,回顾建党历史,回顾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的主要聚会场所,是我们党梦想远航的地方。我们的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走出来,从这里走向国家政府。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同时,他还强调:“小红船承载着千钧一发的时刻,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跨世纪的征程。”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始的,我们不能忘记我们前进的道路“只有不要忘记你的主动精神,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使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
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我在浙江工作期间,曾把“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创世界、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坚定的理想、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将“红船精神”与“不忘主动精神,牢记使命”紧密结合,为“红船精神”注入了新时代的丰富内涵和新坐标。这使得“红船精神”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也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泉。它也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最初的心和使命。这使得“红船精神”所承载的开拓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不仅是激励我们党顽强奋斗、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我们党立党、执政、兴国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新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撑。它赋予“红船精神”新时代的内涵,放射出新时代的光芒。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在新的时代和新的长征背景下具有特殊的意义。
《光明日报》 (01版,2020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