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今年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我国传统行业的机械、电子、食品、纺织、化工、家电等行业,在经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其制造业总量和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对资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过去那种粗犷式的制造水平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求,绿色低碳发展是必然选择。为此,财政部、工信部去年底联合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绿色制造系统集成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开展绿色制造系统集成工作,促进制造业绿色升级,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绿色印染为纺织印染企业注入新活力
“我们从板蓝根茎叶提取染料,给织物染色,其染色质量达到化学染色纱线水平。可以这样讲,我们搞的工业化绿色植物染产业项目超过了古人所说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境界。”杭州彩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明耀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彩润草木染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从植物提取、染色工厂到品牌公司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据张明耀介绍,植物染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周朝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到清朝时,植物印染已经形成七大系列、四十多个染色品种。
“如今,我们通过绿色设计公关,解决了传统植物印染技术纤维重现性差、色谱不全等问题。我们目前做的是棉、羊毛、蚕丝、莫代尔等各种纺织品的植物印染,基本解决了同批次的色差问题,为植物印染这项古老的工艺注入了新的活力。”张明耀说。
据介绍,杭州彩润成立于2014年,旗下有一个种植提取公司,专门为鞍山、营口植物染色工厂提供用于织物染色用的板蓝根。由于植物染料固有的天然固色剂,其产品避免了化学染色残留给人体和环境带来的有害物质,产品在加工过程中也实现了“绿色性”。
记者在一张杭州彩润植物染色工厂的彩色照片中看到,偌大的厂房里,只有几台植物粉碎机在工作。机器旁边,几位身着统一工服的工人在用铁锹收集粉碎出来的板蓝根茎叶残渣,而作为染料的汁液则被粉碎机旁的集纳容器收集了起来。
在张明耀看来,植物印染好处多。比如,彩润植物染色技术理论上可以达到“零排放”水平,1亩板蓝根每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396千克。植物染料的残渣可以还田,废弃物可以降解。此外,植物染料的最终产品不含甲醛、重金属和其他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皮肤免疫系统没有任何负面影响。正是由于染料提取与加工所具有的无公害属性,彩润的染色工厂堪称绿色工厂。
“从一株植物到一条内裤,回归一颗做一条会呼吸内裤的初心。”这是彩润草木染品牌终端企业对最终产品的完美诠释。也正是因为植物染料所具有的无公害、纯天然的特点,彩润草木染推出的内衣、家居服、袜子、婴童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据资料显示,传统印染行业生产环节所排放的含铬废水是国家六个重点重金属污染物之一,也是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控制的重点污染物之一。植物染没有重金属排放,这就从源头上减少了印染行业的废水排放总量。截至目前,我国化纤产量占全球50%,纺织产品占34%,年排放废水及污染物25亿吨,其中80%为印染废水,印染废水有机物含量高、成分复杂且含有多种有害物质。
目前,我国近万家印染企业环保工艺水平落后,急需开展绿色生产技术创新研究,以满足未来大众对纺织印染行业生产批量小、个性化程度高、绿色低碳环保要求高的消费趋势,实现企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协调发展。
绿色制造关键词:“系统”和“集成”
绿色印染只是纺织行业绿色制造的缩影。去年以来,绿色制造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我国先后发布了《绿色制造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等文件。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十一五”和“十二五”连续两个5年规划实行强制性节能减排,虽然单位产出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能源消耗、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的总体水平仍然偏高,绿色发展正是对工业技术创新、资源利用、要素配置、生产方式、组织管理、体质机制等的一次全面、深刻变革,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工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改善工业的整体素质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