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塞罕坝林场,面积122万亩,是世界上最大的种植园。 (摄影:王龙)
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3月26日电 26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彭友东在亚太森林恢复国际会议和亚太森林组织十周年回顾中表示,中国的森林恢复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森林覆盖率最初由新中国确定。 8.6%增加到21.66%,森林面积达到2.08亿公顷,种植面积达到693.3万公顷,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将继续推进森林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提高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加快以森林和草地植被为主体的生态安全体系建设。
近年来,由于中国和越南大规模的土地绿化和植树造林,亚太地区森林资源总体下降受到抑制,但仍面临森林过度开发,质量下降等挑战。广泛的管理和森林退化。 2008年,中国启动了亚太森林组织的建立。在过去十年中,该组织一直致力于促进亚太地区的森林恢复和可持续管理。它已发展成为一个总结,促进和展示亚太地区森林恢复经验的平台。区域林业交流与合作的联系,加深了对林业人才和“一带一路”的培训。 “建筑业的重要合作伙伴。(顾中阳)
延伸阅读
中国力争2035年森林覆盖率26%
“发展土地绿化是新时期林业的重要任务,也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全国造林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在接受采访时说。
张建龙说,要研究制定大规模土地绿化行动的指导意见,科学有序地引导各地,各部门推进大规模的国家绿化行动,努力实现23.04的森林覆盖率到2020年为百分之二十,到2035年为26%。本世纪中叶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我想扩大项目的规模。加快实施退耕还林,京津沙源治理和石漠化治理等重大生态恢复工程。依托三北工程,新建200万亩防护林基地,开展精密防沙重点县建设。其次,要实施森林质量改善项目。做好国家级林木基地建设,积极培育珍贵树种和大径木材,建设国家级保护林10万亩。第三,要创新国家绿化机制。探索各种方式,如化妆再补贴,授予替代品,赎回租约,改变土地绿化,引导资金投入的各个方面,培育一批从事生态保护和恢复的专业化企业。第四,我们必须在我们身边进行绿化。大力开展森林城市,森林村,森林公园和郊野公园建设,推进村庄绿化和村庄绿化,注重改善城乡生态,优化生活环境。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3月27日版本01)
编辑: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