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之窗|瑞昌新闻网|瑞昌新闻门户网!
新闻首页 | 时评 | 国内 | 国际 | 人物 | 专题 | 民生 | 瑞昌 | 手机版 | 社会 | 体育 | 文娱 | 图库 | 视频 | 原创 | 娱乐 | 教育 |
您所在的位置:
主页 > 人物 > 正文
从“爱将战斗赢得”到“爱斗争取胜”
2019-04-26 09:20   

泉州景陈英杰摄影。

由于日本侵略中国,闽南沿岸的战争正在飞行。 1938年,4岁的陈永才第一次带着家人离开家乡福建泉州晋江。他游过大洋,前往菲律宾,这里被称为吕宋岛,以谋生。

从泉州到芜湖再到菲律宾,这是泉州人常去的下南阳之路。

早在800多年前,南宋泉州直州王大钊在澎湖列岛建造了200所房屋,并派出了近1000名士兵,以确保泉州,芜湖和菲律宾的顺利流动,以维持泉州港的海外贸易。宋朝末期和元朝初期,逃往吕宋岛的刘江人,成长为最早的菲律宾华侨华人。

然而,这并不是泉州最早出国的记录。泉州人出国的历史始于海上交通的历史。至少在南北朝时期,泉州已经有大型船只航行到南阳。几千年来,当地居民在海上,或因环境或强迫人员,前往外国寻求健康和工作,船继续挥霍。

古城处处有侨踪

像大多数祖先一样,陈永才也正在越过大洋到菲律宾。

从挣扎到几十年的艰苦努力,陈永才在菲律宾建立了自己的广阔商业王国,并写下了一个接一个的商业传奇,如他如何成为“烟草王”,“啤酒王”,“银行王”和“ Air King“这些故事在菲律宾和中国广为流传。

然而,泉州人更多地享受着对家乡和原籍国的长期无私反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陈永才在泉州捐赠了一些医院门诊楼,中小学,图书馆和体育场馆。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水立方”建设,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0年玉树地震中,他还为国家捐款。据不完全统计,陈永冲多年来的捐款已超过1亿元。

在泉州,这绝不是一个案例。

泉州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华侨之乡,目前海外华侨华人超过950万人,超过泉州常住人口865万。有人称之为“泉州泉州”。海外泉州人坚持“爱争取胜”的艰辛精神,加上管理好,财力雄厚。例如,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前20名最富有的人中有许多高层人士。他们不仅创造了在国内生活的财富,而且为他们家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根据泉州市外事办公室提供的数据,1979年泉州接受侨胞和港澳同胞捐款1361万元,1988年超过1万元。改革开放以来,泉州有共收到捐款119亿元,几乎占全省捐款总额的一半。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1949年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泉州人出生后的几乎所有活动都将与海外华人的捐赠联系在一起。——医院,中小学,大学和大学的大多数门诊和病房建筑大多数教学楼,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和其他文化体育中心,道路,桥梁,机场和其他交通设施众多。

今天,当人们走在泉州市县街道和小巷的时候,他们经过了“爱国大厦”,“吕振湾大厦”,“侨乡体育中心”,“华侨历史博物馆”等捐赠的地方。这片土地一边的海外人民印象非常深刻。

教化育人见侨心

泉州海外村民捐款中约有70%用于教育。

建立教育是泉州人回归祖国的传统。从20世纪初开始,建立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的陈嘉庚,到黎明大学创始人梁丕云,以及捐赠170多座教学楼的吕振万,已经传承了一个多世纪。

陈永在也重视教育,特别是华人华侨教育。

早在1986年,他就开始赞助菲律宾的年轻华人到泉州华侨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在菲律宾,他建立了“中国教育工作奖学金”,以支持高中语言的高中毕业生,并在菲律宾的任何一所大学学习。此外,在暑假期间,他还赞助中国学校的中文教师来中国进行短期培训。

“孩子们学习中文,他们心中就有祖国。”陈永在经常这样说。自2001年以来,他每年派出数百名菲律宾籍中国青少年到福建学习中国和中国文化。在过去十年中,他使数万人受益,并被传承为两国之间的美好谈话。

2011年,陈永早向华侨大学捐款5000万元,建设了中国教育培训中心陈文奎大厦,成为华侨大学成立史上最大的个人捐赠。建成后,陈延奎大厦总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可容纳500名中国青年学生共同学习和生活。

泉州华侨大学总部是中国唯一以“华侨”命名的国有大学。学校目前有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627名外国留学生,其中华侨华人口占多数。华侨大学华侨学院作为华侨华侨华人教育的重要培训基地,目前每年有1275名海外留学生和2000名短期学员。在2012年之前的15年中,短期受训者总数仅为5,000人。

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

今天,与许多热衷于学习英语和在欧洲和美国学习的中国年轻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世界上有许多外国人去中国学习汉语。面对这些新的变化,只要有机会,陈永才就会提醒中国的年轻学生学习更多中文,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将来,他们将在工作场所或购物中心获得更多机会。

新生华裔聚侨缘

李维汉是一位抓住这个机会的中国青年。

1994年出生的年轻人有一个渴望“威汉”的名字。 “奶奶取了这个名字。她希望我能成为一个伟人,我希望我能记住伟大的汉族。”李维汉告诉记者。

当李维汉出生时,他的家人从福建的广东新会和泉州搬到了印尼60多年。即使她离开家乡后离开了家乡,老一辈的中国人仍然希望孩子和孙子们能够记住中国血液在他们体内的流动。

我小时候,李维汉只听闽南方言,不会说普通话。直到18岁才开始有意识地学习。至于学习普通话有什么用,李维汉并不知道或想过。

这一变化始于2016年。李维汉从华侨大学中文学院来印度尼西亚攻读本科汉语教育。在中国度过的几年,第一个变化就是他对中国的看法。过去,他收到的关于中国的信息要么是落后的,要么是不安全的。在他来之后,他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在过去的几年里,他每次都回到印度尼西亚。他将与中国及其家人分享他的故事,告诉他们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什么是“新四大发明”,什么是“一带一路”。去年,他跟随中国语言学院的“汉语星火”练习组,回到印度尼西亚巴厘岛进行短期教学。这项活动主张海外华人学生回国生活,传播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通过实践,李维汉进一步明确了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

“毕业后,我想继续我的研究生学习,然后作为一名中文老师回到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的中国教师现在供不应求。我认为我有利于做好这份工作。”

奔向未来圆侨梦

像李维汉一样,新一代中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祖先的家园不再是错过,而是机遇和双赢的局面。

30多年前,陈永才似乎已经预见到了这一天。他大力推动中国教育,今天看起来更像是一种愿景。

“有人说新一代海外华人及其父亲和祖父母已经变得比他们的祖居和家乡弱。我不这么认为。事实上,海外华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祖国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如此接近,“华侨大学前校长,华文教育研究院院长贾益民说。他认为,中国的“二百年”目标和“一带一路”建设等一系列发展理念,为新一代华侨华人提供了无限的机遇,广阔的世界和美好的前景。

泉州与海外华人长期建立联系,也敏锐地意识到新时代带来的深刻变化,并迅速调整了服务海外华人的理念。怎么调整?有必要向海外华侨华人讲解未来前景,解释他们的优势,明确每个人的双赢局面。

2010年,泉州成立了“世界泉州青年友好协会”。目前,已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60多位新一代中国人加入。自成立以来,协会举办了多次峰会论坛和投资研讨会,以促进合作共赢。它已组织10多个代表团前往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柬埔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家推广合作项目。 “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创造一个最佳的投资环境,这样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投资和创业,不仅有鲜花和掌声,还有利润和前景。”2017年6月,统战部门负责人泉州市晋江市委员会访问了菲律宾。融资协会联合会代表团介绍。

2017年,泉州经济总量突破7500亿元,连续19年位居福建省首位。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晋江连续17年跻身中国百强县前十强,经济总量已超过1000亿。今天,我们无法想象董柳轩是如何在1000多年前离开晋江逃到吕宋岛的。同样,我们很难想象60年前抵达菲律宾有多难。今天,泉州晋江机场每周有42个往返马尼拉的航班。密集的航线,往返两个地方的更多年轻面孔,继续步行。 (郑娜杨子燕,王俊玲,贾平凡)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4月19日, ,版本01)

编辑:郑庆英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编辑:admin
http://www.rcggzy.com 浩博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新闻时评
·江西省教育厅通知中小学生从第23届[奥运会
·2020年3月21日南昌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江西省出现首例输入性新皇冠肺炎确诊病例
·江西省发布《江西省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南昌市发布2020年第1号令林业部部长
·南昌县柏林村村民家门口有一个“生态景观
·江西增雨去年围绕“追云”拉动火箭增雨数
·金贤努力赢得防疫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
·金县人民医院成功实施百岁老人人工髋关节
·江西取消封闭社区控制但这些活动仍然“暂
·江西省取消封闭控制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图片新闻

东帝汶第一次微

森林大火继续

外星生物还是

东帝汶首台微创

中国援助摩洛哥

海外华人眼中的
热门点击
·江西鹰潭80多名泰国中国青年学习中国道教
·邵国胜:致力于在中原地区创建高科技创新
·“海上丝绸之路”展览在泰国宋卡府开幕
·澜湄国家青年文化交流营在缅甸启动
·6名中国人代表新西兰参加国际青年武术锦标
·新西兰总理奖学金的唯一一等奖由中国学者
·瑞昌“三农”工作获省表彰!郭小云在瑞昌
·桥飞,开辟了“月经静脉”的发展
热点专题 more
- 《人民日报》点评做一个好的国家卫士
-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领导是最有力的动员
- 人民日报人民时事评论让全民医保更好地保
- 《人民日报》新论共同战胜风险和挑战建设
- 人民日报人民时事评论构筑国境卫生检疫的
- 《北京日报》像恢复工作和生育一样有序地
- 《北青日报》抗击疫魔人类是我们的共同名
- 《北青日报》抗疫给科普带来机遇
- 《北京日报》网上旅游投诉的激增给旅游业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赣ICP备11007894号-1
Copyright © 2002-2016 DEDECMS. 瑞昌之窗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