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进显示了他父亲的出生证明。 (美国《世界日报》牟兰照片)
中国侨网4月22日电根据美国《世界日报》,1943年废除的“排华法案”导致美国早期华人移民受害。为了让美国梦成真,许多中国人通过使用假装成他人的孩子的“纸子”来取得土地,并且在他们的余生中以假名生活。由于这种羞辱性的历史,第一代华人移民并没有鼓励他们的孩子学习他们的母语,他们对家族历史保持沉默,使后代难以找到自己的根源。 21日,中国中国博物馆(MOCA)举办了“拯救过去的项目:传家宝”活动,吸引了经历过“排华法案”的华人移民后代。他们用信件和照片询问了家庭移民的记忆以及家庭的文物。这个时代顽固而不屈的中国移民的历史。
“纸儿子”黄伯富
梁进展示了他父亲在中国的家人的照片。 (美国《世界日报》牟兰照片)
Leung Jin(音译)与已故父亲黄伯福留下的信件和照片于21日参加了MOCA活动。梁进指出,父亲的上半生对自己来说是个谜。我的父亲很少提及他一生中的童年。不了解中国人的梁进想要找到根源,但他没有办法开始。梁进说,他的父亲可能来自中国广东省台山市。当他1934年11岁时,他来到美国努力奋斗。由于“排华法案”,父亲只能通过“纸儿子”认出一个名叫Lem Loy的中国人为养父,并将其改名为“Leung Lem Loy”,以便住在纽约布法罗。
梁锦(前排左)展示了自己的文物。 (美国《世界日报》牟兰照片)
梁进说,他出生时,布法罗的“祖父”已经去世了。他的父亲从未提及有关抚养父亲家庭的任何事情。他只告诉他的孩子他是一个“纸儿子”。梁进指出,即使废除了“华人排斥法”,他的父亲也不愿意提及过去的事件。他利用自己的假身份生活在死亡之中。 “我认为很多'纸儿'害怕被发现。回到中国。”
梁瑾向父亲黄伯甫表示接受了中国家庭的来信。 (美国《世界日报》牟兰照片)
黄博夫在76岁时去世,留下了大量的信件和照片,但对于不了解中文的梁进来说,是不可能开始的,直到最近才发现有人帮助翻译了一些字母。他说,他了解到他父亲在中国有两个姐姐和兄弟,还有一个堂兄。其中一封信显示,1935年,叔叔告诉全家,经济困难,他的父亲通过大同银行向泰山的家乡发了一张200元的支票。
梁金将他父亲的支票带回中国。 (美国《世界日报》牟兰照片)
没有在华英生活和生活过的梁进对中国有相关的事情很奇怪。现在他渴望找到他的亲人和他自己的根。 “我没有回到中国,我想回到父亲的地址。我认为这些照片都是我亲人,也许是我的阿姨和叔叔,我想找到他们。我想了解更多关于我父亲的信息。更多关于我的家庭。“
商人陈洽富 用照片记录华埠
在1984年No Street 55号的一角。(美国《世界日报》地图受访者)
继承父亲陈秋甫收集华人社区和华人移民旧照片的陈翠兰也于21日参加了MOCA活动。她说,在他的父亲陈梦恕从香港移民到澳大利亚之后,他便转移到了美国。当时,“华人排斥法”不允许中国劳工进入美国,但商人,学生和学者并未禁止这种行为。陈能够凭借商人进入美国。
陈奇夫(左起左),妻子和陈翠兰于2002年与陈氏中国文物参加美国华人博物馆展览。 (美国《世界日报》地图受访者)
陈翠兰说,他的祖父在澳大利亚开了一个“新来源”。 1928年,杂货店在华英街55号重新开业。父亲首先继承了他祖父的商店,然后去大学学习工程专业。他毕业于奥的斯电梯公司。他是当时美国电梯行业中仅有的两名中国人之一,并参与了世界贸易中心电梯的设计。
华英街55号新元生地下工作室是20世纪40年代初中国人的面孔。 (美国《世界日报》数据图)
虽然受过良好教育,陈翠兰说,社会极度歧视中国人,父亲的名字在他任职期间不会出现在员工手册中。正是由于这种歧视,当时的中国父母并没有鼓励他们的孩子学习中文。她和她的两个兄弟不会。 “现在中国人很香,中国父母愿意让孩子学习中文,当父母希望孩子成功时,他们只会教英语。”
新生源广告。 (美国《世界日报》地图的受访者)
编辑: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