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华侨青年“中国根源之旅”语言文化营——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露营者在上国画画。 (摄影:全俊义)
露营者和中国学生参加交换课程
“虽然我们移居海外,但距离并不影响我们对原籍国的爱和关怀。我们一直关注国家通过电视和网络的命运,积极参与海外举办的中国传统文化活动,并经常阅读中文历史文化书籍和经典文学作品......“2018年华侨青年”中国根源之旅“语言文化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营地开学典礼上,俄罗斯露营者韩玉柱说:”我们只想更接近我们的原籍国。“有些人,因为我们的心是中国人,爱是中国人。“
据报道,参加语言和文化营的110名营员来自俄罗斯,荷兰,加拿大,美国,葡萄牙,斯洛伐克,泰国和西班牙,为期15天。
体验中华文化
汉玉竹,中国黑龙江人,在俄罗斯出生长大。他一直在他母亲创办的中国学校学习中文七年。这是她第三次参加“中国根源之旅”夏令营,她希望通过夏令营“更接近原产国”。除了夏令营外,韩玉柱还会每年带着父母回中国探望亲戚,然后去厦门,大连,贵州等地。 “我可以在这里看到美丽的河流和山脉,看看中国的文化和历史。”韩玉柱说。
15岁的陈新亚来自葡萄牙,在葡萄牙的Verggon中文学校学习中文。这个夏令营丰富的语言和文化活动引起了她的极大兴趣。 “你可以学到许多中国特色,如书法,中国画和剪纸等外国学校无法获得的东西。”
来自加拿大的小卓在加拿大三国际教育学院学习中文。在中国传统节日期间,她参加了由学校组织的诗歌朗诵和汉服舞蹈等文化活动。小卓志还从中文教科书中了解了长城,颐和园,紫禁城和大熊猫。当她得知她有机会参加“中国根源之旅”夏令营时,她非常高兴。 “你不仅可以非常了解中国,品尝中国美食,还可以结交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根本之旅'不仅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中国文化,还可以为所有来自中国的美国青年提供机会“小卓智说:”我希望在这个夏令营之后,我能够了解中国文化,为成为中国文化传播者奠定基础。“p>
学好中文未来可期
Camper Wang Hao来自斯洛伐克,目前正在读高中。他从小就在家学习汉语,然后去斯洛伐克中文学校学习六年多。在王皓看来,听和说中文不是问题。这很难写。他承认他经常提到这些词并忘记这些词。为了弥补短板,他将在假期期间复制字帖。王皓说,在他的国际学校,有几个斯洛伐克本地学生在每个年级学习中文,因为他们觉得“中文是未来的语言”。对于王皓来说,中国人在申请大学时会有更多优势,“将成为奖金项目”。
斯洛伐克夏令营的领导人卢荣玉先生是斯洛伐克华人学校的创始人之一。 2012年,她和几位同事在斯洛伐克建立了第一所中文学校,填补了斯洛伐克中国教育的空白。据她介绍,中文学校一开始只有30多名学生。如今,随着“中国热”的兴起,学生人数增加了。 “但就绝对数量而言,仍然不多,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留学生占海外华人比例相对较高的比例。”陆荣玉说。
陆荣宇认为,随着中国的发展,对华侨教育的投入非常强烈。 “但海外华人重视中国教育尤为重要。”卢荣玉说:“父母的理解是孩子学习中文的关键。”正是基于这一理念,斯洛伐克中文学校成为中斯友好交往的桥梁。作为一名中国文化传播者,陆荣宇希望参加这个夏令营,以“提高孩子对祖传祖国的认识,使用汉语的能力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增强孩子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从感觉和学习者到有意识的沟通者,孩子们深刻的中国文化。“ (全君娣)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7月27日, ,第09版)
编辑: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