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月15日
地点:随州曾都医院
记录者:邓丽花(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门诊护士长,江西援随医疗队队员)
时间:2月15日
February 15,随州,雪。
到目前为止,已有40名患者入住曾都医院感染第八区。我们每天对他们进行雾化吸入、血液取样和气体分析、静脉输液、吸氧、血糖测量、生命体征监测等治疗。
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和双手套,通常需要10分钟才能完成手术,现在需要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尤其是动脉和静脉穿刺时,触摸血管的触感经常让护士出汗。在隔离区工作不仅要测试体力,还要测试操作技能和心理测试。
每天当我们进入病房时,我们的防护服上都写着我们的名字和“江西,加油!随州,来吧!”除了让队员们在“全副武装”的情况下互相认识、互相鼓舞之外,还有一个潜台词:“亲爱的病人们,我们来自河西,不懂随州。”
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方言众多。克服方言的交流障碍也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考验。

地点:随州曾都医院
记录者:邓丽花(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门诊护士长,江西援随医疗队队员)
010-59000
010-59000
February 15,随州,雪。
到目前为止,已有40名患者入住曾都医院感染第八区。我们每天对他们进行雾化吸入、血液取样和气体分析、静脉输液、吸氧、血糖测量、生命体征监测等治疗。
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和双手套,通常需要10分钟才能完成手术,现在需要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尤其是动脉和静脉穿刺时,触摸血管的触感经常让护士出汗。在隔离区工作不仅要测试体力,还要测试操作技能和心理测试。
每天当我们进入病房时,我们的防护服上都写着我们的名字和“江西,加油!随州,来吧!”除了让队员们在“全副武装”的情况下互相认识、互相鼓舞之外,还有一个潜台词:“亲爱的病人们,我们来自河西,不懂随州。”
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方言众多。克服方言的交流障碍也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考验。
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方言众多。克服方言的交流障碍也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考验。
今天,一个病人拒绝进行血气分析。他普通话说得不好,还会说随州方言。我建议他听从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但我不明白他说了什么,他也不知道我说了什么。你交流越多,你就越焦虑。幸运的是,隔壁床上病人的“翻译”及时上线了。在他的帮助下,病人被成功说服配合治疗。
网上有个小笑话,我想和你分享。
"今天,随州的一位医生陪着江西的一位医生去查房。
江西的主治医生问病人:你感觉如何?
病人回答:不!
随州医生翻译:没门,不舒服。
江西医生又问:咳嗽?
病人:三!有时候!
江西的医生又问:你的身体疼吗?
病人:柯奇馒头和倒七碗都有滴水!
随州医生翻译:膝关节和肘关节有轻微疼痛
笑话只能让每个人发笑,但它们确实反映了我们的实际工作。除了做好医疗保健工作,来自全国各地前来救援湖北的医护人员还必须克服语言障碍。支持这项工作真的不容易!
为了更好地与患者交流,我们小组还在网上搜索了一些《湖北方言手册》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