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除夕夜承载着对一年最真诚的期望,蕴含着一年最强烈的情感。除夕之夜,在新疆乌什县,坚守岗位的村干部们吃着家常便饭。在山东胶州,已经脱贫的父子俩设定了新的目标。在黑龙江漠河,游客在北极村体验东北年的文化。在重庆江津,为贫困农民准备的除夕晚餐比前几年丰富多了。在湖南株洲,搬来帮助穷人的村民在他们的新家吃团圆饭。在广州黄浦区,当留守工人在国外度过大年景时.告别旧的,迎接新的,这一特殊而难忘的除夕餐是对过去努力的回顾和赞扬,也是对新开端的展望和期待。
与时俱进,与历史同步。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20年也是消除贫困的决定性战役和决定性胜利的一年。新时代的奋斗者们,让我们继续团结一致,努力工作,风雨无阻地前进!
新疆乌什居民队
除贫留在村里是所有村民的一大乐事
本报记者杨方明·阿尔塔克
24,农历新年前夕。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奥特贝什乡库姆龙村村委会大院,有着浓郁的年味。
“晚餐准备好了!”自治区林草局局长朱李东在乌实县“访惠珠”,库姆木龙村第一书记兼常驻队队长,大声喊队员们赶快入席。今年春节,12名队员都留在村子里过春节。
一壶米和半只羊,一壶茶又短又长。"新年我们不能回家,所以我们在村子里吃团圆饭。"朱立东给每个人都盛了一碗美味的手持式米饭。让朱立东高兴的是村子里的变化。近年来,该工作队通过提高林业和水果业的质量和效率,帮助村民脱贫致富。人均年收入从2017年的9000元增加到13000元。
赵大川,山东省的一名年轻人,毕业后在自治区林草局工作,被送到村里居住。这是他在村子里的第三个春节。“作为一名扶贫专家,最让我高兴的是,到2019年底,该村所有32个建立了档案和登记卡的贫困家庭都摆脱了贫困。”编者按

编者按:除夕夜承载着对一年最真诚的期望,蕴含着一年最强烈的情感。除夕之夜,在新疆乌什县,坚守岗位的村干部们吃着家常便饭。在山东胶州,已经脱贫的父子俩设定了新的目标。在黑龙江漠河,游客在北极村体验东北年的文化。在重庆江津,为贫困农民准备的除夕晚餐比前几年丰富多了。在湖南株洲,搬来帮助穷人的村民在他们的新家吃团圆饭。在广州黄浦区,当留守工人在国外度过大年景时.告别旧的,迎接新的,这一特殊而难忘的除夕餐是对过去努力的回顾和赞扬,也是对新开端的展望和期待。
与时俱进,与历史同步。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20年也是消除贫困的决定性战役和决定性胜利的一年。新时代的奋斗者们,让我们继续团结一致,努力工作,风雨无阻地前进!
新疆乌什居民队
除贫留在村里是所有村民的一大乐事
本报记者杨方明·阿尔塔克
24,农历新年前夕。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奥特贝什乡库姆龙村村委会大院,有着浓郁的年味。
“晚餐准备好了!”自治区林草局局长朱李东在乌实县“访惠珠”,库姆木龙村第一书记兼常驻队队长,大声喊队员们赶快入席。今年春节,12名队员都留在村子里过春节。
一壶米和半只羊,一壶茶又短又长。"新年我们不能回家,所以我们在村子里吃团圆饭。"朱立东给每个人都盛了一碗美味的手持式米饭。让朱立东高兴的是村子里的变化。近年来,该工作队通过提高林业和水果业的质量和效率,帮助村民脱贫致富。人均年收入从2017年的9000元增加到13000元。
赵大川,山东省的一名年轻人,毕业后在自治区林草局工作,被送到村里居住。这是他在村子里的第三个春节。“作为一名扶贫专家,最让我高兴的是,到2019年底,该村所有32个建立了档案和登记卡的贫困家庭都摆脱了贫困。”编者按
听完朱玉欣的小朋友,特遣队副队长埃尼瓦尔·安山充满爱意地笑了笑。今年是埃尼瓦尔在这个村庄的第五年。在村里的工作中,村里的变化让埃尼瓦尔感受最深。最让他感到温暖的是常驻团队成员的家庭友好气氛。“团队成员来自三个不同的国家,就像一个家庭。平时,不管你我,每个人都在一起工作。”
“我们衷心感谢他们放弃家庭和事业,为老百姓做好事。”该团队雇佣的当地厨师阿米纳·卡迪尔已经帮助该团队将近五年了。在她的心中和村民的心中,常驻团队成员早已是亲戚。
今年春节,新疆12,000支“访集”队伍中的70,000多名驻地干部,不仅在库姆龙村,而且绝大多数都坚守岗位,期待在与贫困作决定性斗争的这一年里得到满意的答案。
山东胶州杨伟安、杨梁潇和他的儿子
为除夕夜扶贫晚宴设定新目标
记者潘军强
除夕夜,山东省胶州市胶莱街宋家屯村的家庭用春联和吉祥文字庆祝。
"老头,把磨碎的饺子拿出来."妻子张容桂喘着粗气飞出了房间。在院子里,杨伟安正在和邻居聊天。他回答说,然后走进主房间,把一整套高粱茎做成的饺子带到旁边的房间。这是他家人的除夕餐。这对老夫妇70多岁了,仍然健康健壮。
"走吧,让我们给你看看我家准备的新年礼物."张容桂起身推开侧门。香气扑鼻。油炸黄鱼、红枣年糕和胶东热糕。她打开冰箱,鸡腿,米饭,鱼.事情有很多种。"在春节期间吃一个像样的饺子过去很难。"张容桂说道。今天,她门上的春联不仅欣欣向荣,还预示着美好的未来。四年前,杨伟安和他的儿子杨梁潇一起脱贫。从他们几乎回到贫困的时候起,生活、工作和储蓄就不容易了。"由于党和政府的支持,我们今天过得很愉快。"杨伟安深受感动。
天快黑了,我儿子杨梁潇来了。儿子结婚后,他分手了,但他离杨威不到200米。每年除夕,杨梁潇一家都会来陪伴这对老夫妇。
除夕大餐摆在桌上。父亲和父亲坐在炕上看守饺子。杨伟安把酒烫伤了,高喊:“吃得越多,吃得越多!”
喝了半碗酒后,杨伟安打开了话匣子。十六年前,一场车祸导致杨梁潇粉碎性颅骨骨折、左眼失明和残疾。父母都老了,杨梁潇不能做繁重的工作。他的儿媳妇在家照顾他和他的孩子,偶尔会抽出时间打零工补贴家用。
改变,因为杨梁潇希望她的女儿继续努力学习。这个女孩学习一直很好。"高中毕业后,支付材料的学费比小学和中学高。"杨梁潇说他想了很久,觉得养羊是最合适的。“我要感谢扶贫干部,帮我申请3500元的扶贫资金。我买了六只羊,一只雄性,五只雌性,这是扶贫的种子。我还要感谢畜牧防疫部门的技术人员给了我们免费的指导。”现在,这个女孩已经高三了,刚刚参加了一次考试。
现在,家里有70多只羊。杨伟安告诉杨梁潇,今年我们将增加更多的燃料来摆脱贫困,努力致富。
黑龙江漠河,外国游客
聚集北极村体验东北年
本报记者方圆
新年快乐!今晚给每个人一顿免费的除夕大餐!”除夕夜一大早,旅社的妻子何晔就出发去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村。在向游客介绍晚上的活动时,她在桌子上放满了糖果和坚果,并分了几块给每个人。
商店里的习俗是为外星人提供美味的除夕食物
江苏游客胡立是第三个返回北极村的人。“一次玩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我真的很想念这里的美食。”说着,他拿起桌上的一个冻梨,“这个东西,我们不能在那里吃。咬下来,又甜又冰,味道很棒!”
良好的旅游体验是漠河市政府优化旅游市场努力的基础。
”从去年12月20日开始,每天都会有一列额外的火车从哈尔滨开往漠河,但是仍然很难找到一张车票。我们成立了一个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对景区进行暗访,提前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以提高旅游舒适度。”漠河体育、广播电影旅游局局长、党委书记冯广庆表示。
在餐厅里,胡立和朋友们讨论了一下,夏天去了黑龙江的其他景点。
“让我们为北极村干杯。新年快乐!”房间里笑声如墨,夜空下灿烂的烟花照亮了祖国最北端的这片旅游土地。
杨万亮,重庆江津的一个贫困农民,玩得很开心,一年一度的大餐很丰盛
刘吴昕,本报记者
一个院子和两栋房子。一边是土坯房,木门一碰就吱吱作响。一边是一栋白色墙壁和黑色瓷砖的新房子,计划在这里举办“除夕晚宴”。
记者一进房间,杨万亮就热情地出去,把橘子和糖果堆在桌子上。元旦的快乐洋溢在杨万亮的脸上。"现在天气更好了,新年大餐也更丰富了!"杨万亮把大家拖到房子外面。厨房里有一个大木桶。当盖子打开时,咸肉的味道扑鼻而来。卷心菜、萝卜和莴苣在花园里长得很好。
红烧猪肉味道扑鼻,水煮鱼肉嫩嫩,莴苣叶绿色可口.杨万亮一家今年的除夕晚宴比前几年丰富多了。
杨万亮住在重庆市江津区永兴镇南部的佩罗村。这座山很高,坡度也很陡。它曾经是市一级的贫困村庄。十分之一的家庭是贫困的。杨万亮就是其中之一。为了帮助贫困家庭增加收入,该村制定了“一户一策”援助计划。起初,杨万亮没有买,只是等待“解脱”即使这个行业很发达,你能帮我买部手机吗?
首先帮助穷人。村里的第一书记徐元峰知道了情况,故意“刺激”他,带他去走访贫困家庭。看到别人的新房子,杨万亮的表情有些复杂。
经过反复劝说,杨万亮决心“做点什么”。经过仔细比较,他决定养鸡。村里帮助他联系和购买鸡苗,并邀请有经验的农民用手教他。杨万亮第一批养了50只鸡,并得到了补贴。农业合作社帮助他介绍买家。在这项政策的帮助下,杨万亮花了不到2万元建了一栋新房子。该村还设立了公共福利站来帮助寻找工作。2019年3月,他成为一名道路清洁工,月薪超过1000元。年底,杨万亮算了一笔钱。他卖牛赚了4000元,扫地赚了10000多元。此外,他卖鸡赚了2万多元。
去年下半年,杨万亮脱下贫困和帽子。为了方便联系,他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并学会了使用微信。“通过视频聊天太方便了!”
湖南株洲,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的村民
吃了这顿饭。这是我们的记者陈圆圆一家30周年纪念日。在湖南省株洲市禄口区龙门镇华冲村搬迁中心,村民黄友生吃了一顿特别的家庭团圆饭,不仅包括家人,还包括邻居和村干部。
关于生活条件的变化,黄友生找到了老房子的照片。"这座老房子是土坯房,漏风也很严重."2017年底,黄友生一家搬进了该定居点的新房子。“现在房子大了。这对夫妇在扶贫保障和村里的工业红利的共同努力下,年收入超过5万元。”黄友生的邻居都很讨厌
厨房就在舞台旁边,当地名声最好的炊事班亲自下厨。听到为贫困家庭举办的节日,傅大师立即答应:“我要做这顿饭。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地方,吃完这顿饭后,他们就成了一家人。”菜单设计也用来展示心脏,象征着“家庭画面”的团圆,象征着猪肉的幸福.12道菜,8桌宴席,一切都齐全。
一大早,不安分的村民陈香泉从另一个定居点赶来帮忙。此前,老陈一年的收入不到1万元。“我还年轻,为什么我不能过上好日子?”目前,老陈干在农业和商业方面一年挣近8万元。说到陈先生,村民们都竖起了大拇指。
新年带来新的希望。禄口区扶贫办公室主任王帅说:“今年,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要让每个人的生活都繁荣起来。”
广州黄浦,留守工人
留在异国他乡
本报记者李刚
今年30日,来自广西桂林的潘庆余与10多名留守工人一起进入位于广东广州黄浦区的中国建设铁路投资轨道交通公司纳米谷工地食堂。23岁时,这是他第一次离开父母去另一个国家过新年。他不可避免地会想家。但是和同事们说笑并不孤独。
根据广东的习俗,除夕早上,潘庆余换上新衣服,和同事来到附近的广州知识城花市。当他去家乡入乡随俗时,他选了一盆杜鹃花,买了春联和“福”字,回到工地的板房,仔细收拾宿舍,贴上春联,放上鲜花,这才是真正的新年。
是吃年夜饭的时候了,工人们都到齐了,大家都聚在一起,倒好饮料,碰杯,节日庆典的气氛马上就要来了。
与潘庆余新年的大盘子和小盘子不同,今天的团圆饭只是一道菜。一桌是一盆,一盆是一桌,这种米饭,不仅是他,就连在外面打了三十多年仓库物资管理的李昌彪都没见过。“大锅菜”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整块石头斑点鱼,还有大螃蟹、虾、白切鸡、烤鹅、蘑菇和豆腐.十多个硬盘子,装满了真正的物质。这是广东南部沿海地区的一个特点。一个盆子和一张桌子被填满了。通过一碗叠放的盘子,它象征着团圆和繁荣,并希望有充足的谷物。
潘庆余告诉记者,他已经在春节前把公司的春节礼品袋送到了家里。他还在网上买了很多新年商品,并直接送到了家里。他通过微信把它们发给了父母。
除夕晚餐在广东是必不可少的。所有在场的工人都有他们的一份。江西吉安的保安肖华军和王林海非常高兴收到管理层的红包。肖华军说,他已经很多年没有收到任何压岁钱了,他似乎又回到了童年。
"春节前,公司取消了各种伙食,但这顿饭不能留给留守工人。"中国建设铁路投资轨道交通公司工会主席胡扬平说,工人们创造了公司今天的发展。
照片说明:
照片①:游客在黑龙江省漠河北极村享用除夕晚餐。
李小云(人民的愿景)
照片2: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大别寺乡库木伦村新疆林草局的队员聚在一起庆祝春节。
照片由本报记者杨方明拍摄(③):湖南省株洲市禄口区扶贫办公室工作人员和儿童为春节做装饰品。
图④:绵口区龙门镇华冲村村干部和村民正在准备除夕大餐,这是扶贫搬迁的集中安置点。
朱刚照片(人的视觉)
布局设计:蔡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