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之窗|瑞昌新闻网|瑞昌新闻门户网!
新闻首页 | 时评 | 国内 | 国际 | 人物 | 专题 | 民生 | 瑞昌 | 手机版 | 社会 | 体育 | 文娱 | 图库 | 视频 | 原创 | 娱乐 | 教育 |
您所在的位置:
主页 > 民生 > 正文
市委书记的三个感叹号 西安雪灾大考
2018-01-12 13:37   
http://www.bwin1980.com/" style="color: rgb(51, 51, 51); text-decoration-line: none;">必赢亚洲 记者 bwin (微信公众号:bwin1980官网)市委书记的三个感叹号 西安雪灾大考

2018年新年,久旱之后的西安,遭遇大雪,市民出行困难。(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1月11日《南方周末》)

在公交车站,有人打电话求助,有人骂骂咧咧。唯一还笑着的,是招揽生意的人力三轮车司机,“一站地10块”。

市委书记王永康紧急发回第一份除雪批示,结尾连用了3个感叹号,“一刻一秒都不可耽误!!!”

王永康再一次发来批示——除雪,“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抓好这项工作”。

这一天,整个西安市都被动员了起来,扫雪力度达到了巅峰,街道上此起彼伏,到处是铲雪的声音。

整整旱了60天,从2017年等到2018年,西安人终于在新年第一天等来了好消息:陕西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元旦过后,西安有望收获中到大雪”。

等了一年才等到这次有利的天气条件。这让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副主任罗俊颉略显激动,关中地区已连续60天无有效降水,降水量比历史同期少了九成多。

1月3日上午,初雪如约而至。古都的天空飘起了雪花。灰色的城墙、红色的梁柱,点缀在皑皑白雪中,西安一夜变成长安。

但薄薄一层有些不过瘾。有市民在陕西省气象局的官方微博追问,这场雪“缺乏诚意”,“说好的大雪呢?”

但很快,预报过的暴雪说来就来。几个小时后,全城期待已久的瑞雪,骤然演变成了一场让全城瘫痪的雪灾。

1月4日清晨,一觉醒来,900万西安市民发现,积雪厚度骤增至10厘米。

气象部门的数据显示,这是西安自2010年以来最大的一场雪,降水量超过了13毫米,雪深有11厘米。

“意料之中”的暴雪,让这座千年古都,彻底瘫痪了。

 

久旱“甘霖”

这本是一场期盼已久的“及时雪”。一整个年末,西安人都笼罩在雾霾和流感的阴影下。2017年12月底,西安的PM10达到了1000,PM2.5多次突破500的爆表数值。

陕西省气象台一度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信号,西安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更连续升级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等级,“严重污染”。

空气干冷,让流感病毒也“猖狂”起来。这个冬天,西安市儿童医院门诊病人日均超过6000诊次,突破历史极值。部分幼儿园、小学,因此被迫停课。

虽然陕西的冬季历来是“十年九旱”,但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副主任罗俊颉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陕西省有气象资料以来,2017年这种情况仍属罕见。

旱情危殆。最后的那滴雨,还是两个月前的2017年10月31日,大部分地区连续60天没有降水,关中、渭北地区的降水量,与历史同期相比更偏少九至十成。

此时,俗谚中“关中熟,天下足”的关陇平原,正是麦子过冬的关键时刻。但反映土地含水量的墒情显示,陕西的农田已是中度干旱,农民只能抽井水浇地。西安下属的周至县马召镇镇长田团团算了一笔账,灌溉一亩地至少得20元,马召镇5万多亩地,每天光浇水就得花掉上百万元。

2017年最后一天,人们对降水的期待得到了回应。陕西省气象台发布消息,监测到了入冬以来范围、强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雨雪天气过程。

好不容易等来的降水,气象部门希望尽可能多地留住它们。

1月4号早上,气象部门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今年,降水量最少的临潼区,雪都有11.6厘米的厚度,超过了去年的最高值。去年降雪最多、雪深11厘米的朱雀监测站,今年则翻了一倍,达到20厘米。

 

城市大考

西安人已经许久没有见过这样的大雪。西安人吕小布7岁的儿子看到大雪,兴奋得哇哇叫。吕小布记忆中,上一次见到这样的大雪,还是2008年。

但她的好心情没能持续太久。1月4日这一天早上,昔日冷清的公交车站,突然挤满了等车的人。原本几分钟一趟的公交车,过了50分钟依然不见踪影。

担心上班迟到,又坐不上车,吕小布打开网络约车平台,但怎么加价也没人接单。

情绪欠佳的并不唯她一个。在公交车站,有人在打电话求助,有人骂骂咧咧。唯一还笑着的,是招揽生意的人力三轮车司机,“一站地10块”。

吕小布花了10块钱坐到下一站。又等了半个小时后,才被人潮推着涌上了车。吕小布感觉被人卡住了,几乎不能呼吸。车厢再也挤不出任何缝隙了,后面的人还在不停地哀求,“往里挤挤”。

从韦曲站到明德门站,平时十几分钟的路程,这辆车走了近两个小时。

单位所有的人都迟到了,有的同事边走边打车,雪地里步行了两个小时走到了单位,也有同事骑自行车到地铁站,一路摔了两次跤。

地铁成了西安人出行最后的救命稻草。1月4日这一天,超过245.64万人次涌进了只开通了三条线路的西安地铁——超过了历史纪录,达到西安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但更大的麻烦还在后头。1月5日上班途中,人们突然接到通知:刚经历历史极值考验的西安地铁,也顶不住了。早上6点54分,地铁出现岔道故障,北客站到运动公园区间行车中断,请旅客们选择其他方式出行。

地铁故障直到10点50分左右才排除,恢复正常运营已是中午12点08分。

一整个早上,地铁二号线都在不断广播劝乘客退票,有人一脸失望地往地铁外面走,还有不了解情况的乘客正在进站。

交通的混乱一直持续到晚上。媒体人马琳9点左右开车回家,突然路旁跑出一男一女挡住了他的车。搭车的姑娘来自内蒙古,她嘟囔着,这点雪在内蒙古很常见,怎么到了西安出租车都停运了?

“为何大雪天西安市民回家路漫漫?”回到家,马琳正想写篇文章。上网一搜,才发现已有网友发帖。

1月4日晚上11点,马琳将网帖转发到微信公众号“八处”,迅速在西安人的朋友圈刷屏,阅读数一度超过一百四十万,八千人在后台留言吐槽自己糟糕的出行经历。

 

融雪剂不够了

实际上,西安并非全无准备。

1月2日,西安市城市管理局就发布了《关于做好雨雪降温天气防御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单位提前储备除雪除冰物资,做好除雪除冰设备保养和准备工作。

当时的新闻报道显示,为了备战大雪,西安市政部门组建了18支专业清雪除冰工作队伍,配备人员1000余人,储备环保型融雪剂400余吨。西安100座立交桥、146座人行天桥桥面及6处重点路段一旦出现降雪,相关人员会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展开除雪工作。

但遗憾的是,与气象定论“八年来最强降雪”的规模相比,这支千人的除雪队伍显得过于单薄。

1月4日清晨5点,环卫工人杨进喜是最早看到这场大雪的人。前一晚,各个区都连夜运送了一批融雪剂放在各十字路口。

杨进喜的组长王军粗略地估算了一下,要保证全路都铺上,至少要三百袋融雪剂,但他们只分到了一百多袋融雪剂,“库房不够了”,只能先保障十字路口和地铁站出口。

35路公交车的司机郑军平也是在头天晚上接到明天大雪的通知,“要提前一个半小时来单位热车”。

早上4点半,郑军平用热水浇了一个多小时,公交车才勉强点上火,热车的时间比平时长了一倍以上。

路况太差,不敢让新司机上路,35路公交车的25台车,最后只出了17台,但这已经是很高的出车率了。郑军平听说其他的线路公交系统,当天的出车率还不到一半。

开了三十年车的老司机郑军平颤颤巍巍地摆动着方向盘,幅度不敢超过5°,时速保持在5公里到20公里之间。平时40分钟的车程,那天走了两个多小时。

十几年前,冬天大雪的西安公交车曾配过防滑链的。这几年一直是暖冬,防滑链被束之高阁,谁也没料到雪会下得这么大。

重复过上万遍的动作,这天早上突然变得陌生起来。一脚刹车踩下去,明显感觉到车身在漂移,“整个人神经都是紧绷着”。

市委书记的三个感叹号 西安雪灾大考

2018年1月4日,古城西安在白雪映照下景色迷人,仿佛回到唐时的长安,但美景背后,是陷入瘫痪的交通。(视觉中国/图)

 

三个感叹号

1月5日,远在北京开会的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坐不住了。一天之内,他连发四道批示,语气一次比一次急切。

1月5日上午,王永康紧急发回第一份除雪批示,结尾连用了三个感叹号,“这场大雪对全市党员干部是一场民心大考试,以各区县、开发区为属地责任,抓紧各扫‘门前雪’,一刻一秒也不可耽误!!!”

2016年12月从浙江调任西安的王永康,履新之初,曾在西安发起了三大革命:烟头革命、行政效能革命和厕所革命,剑指干部行政效率和作风。

为推进“三大革命”,针对西安存在的政府服务、环境问题,王永康进行“电视问政”。一次电视曝光一处地方环境

卫生脏乱差问题,结果23名相关人员受到问责处理。

“三大革命”被外界视为王永康的三把手术刀,刀刀砍向行政体系中那些看似无痛、实则顽疾的地方。但1月4日到8日,市委书记不在的西安,却再度迎来挑战。

1月3日,西安市城管局就下发通知,要求如白天降雪,应按照既定的3小时(立交、主干)和6小时(支路)打通道路作业顺序;凌晨降雪,要按照争取早7时前恢复主干道路。

汪旭解释,2017年2月20日西安大雪,气象部门也曾发出暴雪气象灾害和路面结冰黄色警告,启动三级响应,2018年1月3日准备融雪物资,正是依照去年的经验,“谁也没有想到今年的雪持续时间这么久,雪量这么大,完全超乎预料”。关于三级响应,他还专门去问了其他的领导,事实上,并“没有详细的方案,比如说上多少人,上多少设备,都没有详细的规定,所谓的预案实际上非常笼统”。

雁塔区的区长3日看到下大雪的信息,电话布置要求督办。4日一早,由区领导带队上街扫雪,比其他区提前了两天采取行动,显得格外惹眼。

王永康书记第一道批示的三个感叹号让全市上下彻底动起来。

环卫工人王军马上感受到这份批示的力度,临近中午,他接到了通知,“今天中午所有人员不下班,每个人负责的道路今天中午必须打通,主干道无积雪”。

这一天下午,王永康又发回一道批示,这一次除雪工作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一定高度,他要求从现在开始,把“除雪,保畅通,为市民”作为近期“应急大事”。

汪旭在下午接到了局里的紧急电话,晚上要开紧急除雪会议,传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要求。

晚上九点半,汪旭所在的区专题会议还没有结束。王永康再一次发来批示——除雪工作被放到了是否讲政治的高度,“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抓好这项工作”。

一小时后,北京又传回了当天的第四道批示。这一次,王永康的要求更加具体,他提醒“除了城市主干道更要关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

各个区县连夜下发了紧急通知,要求“由领导包抓,带头除雪”。

1月6日,周六休息日,西安市公务员被紧急要求在早上八点半赶到单位“自扫门前雪”,城管、市政、交通部门,也全部进入备战状态,取消所有休假,正常上班。

西安市委、市政府由市领导带队,派出了12个督导队赴各地检查除雪的情况。王军的工作时间再也被拉长,领导要求“今晚通宵”,直到所有路段积雪全部清除。

全城扫雪在1月6日进入高潮。当然,这也要感谢老天爷帮了一点小忙。这一天,原本阴森森的天空突然放晴,热辣的阳光加速了积雪消融。

“你看,现在市民想要拍个雪景,都只能去公园了”。1月7日早上,西安街头已经基本看不见雪的踪迹。

不过,陡然紧张的气氛部分延续了下来。这一天,环卫工人王军接到通知,今天早上,要比前几天提前一个小时上班扫雪。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编辑:admin
http://www.rcggzy.com 浩博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新闻时评
·江西省教育厅通知中小学生从第23届[奥运会
·2020年3月21日南昌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江西省出现首例输入性新皇冠肺炎确诊病例
·江西省发布《江西省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南昌市发布2020年第1号令林业部部长
·南昌县柏林村村民家门口有一个“生态景观
·江西增雨去年围绕“追云”拉动火箭增雨数
·金贤努力赢得防疫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
·金县人民医院成功实施百岁老人人工髋关节
·江西取消封闭社区控制但这些活动仍然“暂
·江西省取消封闭控制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图片新闻

解读《江西省人

江西省第三批疾

2月22日没有新的

护士也要休息好

抗击疫情凤城时

我已经将近一个
热门点击
·[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 [非网络招聘]萍乡南路
·肇晨贞推出“5.29”家庭计划和宣传活动
·[开发区]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紫荆邻里中心项
·交警提醒:2018年高速免费时间出炉,元旦是
·2月份,南昌市空气质量率全面上升
·数百家公司有四千个职位招聘人才
·黄金村人民代表大会帮助贫困家庭“拥有自
·[南昌市级] [非网络招聘]南昌昌北机场国际货
热点专题 more
- 《人民日报》点评做一个好的国家卫士
-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领导是最有力的动员
- 人民日报人民时事评论让全民医保更好地保
- 《人民日报》新论共同战胜风险和挑战建设
- 人民日报人民时事评论构筑国境卫生检疫的
- 《北京日报》像恢复工作和生育一样有序地
- 《北青日报》抗击疫魔人类是我们的共同名
- 《北青日报》抗疫给科普带来机遇
- 《北京日报》网上旅游投诉的激增给旅游业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赣ICP备11007894号-1
Copyright © 2002-2016 DEDECMS. 瑞昌之窗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