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数据是12月17日“中国家庭医生论坛”上公布的数据。这个情况只能说事出有因,是否查有实据呢?我想“中国家庭医生论坛”上说的数据:“超过5亿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人群覆盖率达到35%,重点人群复盖率达到65%”可能是指这么一种情况:
http://www.bwin1980.com/"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vertical-align: baseline; border: none; color: rgb(204, 0, 0); text-decoration-line: none; 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Tahoma, Arial, STHeiti, sans-serif;">bwin必赢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现在各地的社区医院和卫生所,它们每年都要接受一部分政府的财政补贴。同时也承担一些辖区内居民的医疗服务。如:为年过65岁的老人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对婴幼儿进行疫苗丸药发放或注射工作等。总之,是涉及到群体防治的某些内容,或特殊人群的保健工作。

社区医院对辖区内的人进行的体检项目,通常是一些简单的,很基本的检查,如:化验,B超,量血压,中医身体评估等等。通常耗资小,只是动用了些人工,耗了些时间,然后建立了个挡案。有了结果后,社区医院也会借通知结果的机会上门进行随访。可能也是某几个医生包某一片人,留有居民电话,但并没有什么协议。通常一年也就是见一次面。也许这就是数据的来源。

这就要问了,我们家庭医生的标准是什么?如果是这个标准,低了点,步子也快了点。我的看法是:家庭医生并不是非常需要技术高超,名声显赫的人。但家庭医生必须是一个具有全科素质的医生。且熟悉各类医院看病时的各种程序。实际上这就是为我们每个家庭提供的就医顾问。

当我们有一点小病小恙时,不用去医院,只要打电话咨询一下,买点药吃就行。当我们有大点的病时,家庭医生可以给我们提供选择,到什么地方比较好,找那些知名专家。以避免延误病情或浪费时间和钱财。家庭医生应该和主人是朋友关系,信赖是基础。而且由于其专业性,独特性,不是任何人都能很好的担当的。也不是医院的任何科室的员工都适合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形成真正的家庭医生全覆盖的局面,不但在方法上,人员组成上,家庭一医生一医院的衔接上,还有许多努力的空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