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8日电(乌坎)“美丽的大武汉,充满烟花的大武汉,好久不见!”4月8日,居住在美国洛杉矶的武汉华侨张权在他的朋友圈里转发了一条关于武汉“启封”的消息,以及这样一段话。
今天武汉“启封”。张权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和他在武汉的86岁的父亲聊天。“终于启封了。这位老人今天心情很好!说他要去看附近的樱花。我提醒他不要尽可能地离开社区,因为启封并不意味着启封预防,防疫的心态也不能放松。”
去年年底,张权的父亲从洛杉矶回到武汉做了一次小手术。他想恢复一段时间,然后回到美国。然而,他没有想到会赶上“城市关闭”。这位老人独自在家度过了76天。“起初,我非常担心我的父亲不能吃东西和照顾自己。然而,志愿者每天都来社区送食物,冰箱一直都是满的。我父亲现在常说的一句话是‘武汉打了一场多么漂亮的仗啊!’"
当记者接通时,湖北省新西兰商会会长杨志红正准备开车从武汉到黄冈。”韩已经解除了对出口通道的控制。我今天要去黄冈处理一些工作事宜。恢复工作和生育刻不容缓。”
由于工作的原因,杨志红通常住在他的家乡武汉。“新西兰政府在2月初派了一架飞机去武汉,但我没有返回新西兰。我坚信,在这样严格的防控措施下,武汉很快就会变得更好!”在城市关闭期间,杨志红也没有闲着。她动员在新西兰的华侨捐款给她的家乡,并购买物资帮助武汉抗击疫情。
杨志红告诉记者,昨天是她70多天来第一次出去买菜。“我在路上看到、听到和闻到的是熟悉的武汉味道。工作、遛狗和晒太阳的人都出来了。这不仅方便了每个人的生活,也释放了心理压力。以前的幸福生活又回来了!”
“在武汉“闭关”的这些日子里,我每天都通过视频在武汉见到我的父母。”加拿大华侨熊英说,他的父母年龄越来越大,两个多月来每天都在担心自己。“他们的身体有什么异常吗?你没事吧?家里有足够的食物吗.现在武汉“开封”,我的心悬着!”
熊英说我父母昨天去了楼下的超市,买了一些米饭、面粉、蔬菜和肉。“据说开门并不意味着开门。我也建议父母不要掉以轻心。他们将在家里呆一段时间,如果没有紧急需要,他们是不会出门的。”
虽然美国加州湖北同乡会会长彭宇不在中国,但他每天都密切关注家乡“启封”的消息。“看了很多照片和视频,里根面条店开张了,武都的樱花开放了,楚河汉街的人气也增加了.最后,这真的来之不易。”
彭宇告诉记者,他在武汉的企业目前正在有序推进恢复工作和生产。“办公楼正在进行全面清理,我们还为员工准备了口罩和消毒酒精。此外,对返乡员工的健康监测和安全培训也在进行中,工作即将开始!”
回忆起武汉“城市关闭”后,我和我的同胞们为家乡奔走的日日夜夜,彭宇说,“当我看到我的家乡陷入困境时,每个人都很担心,都想尽自己的力量做点什么。现在我的家乡终于变得更好了,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