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19日电 目前,我国新发肺炎疫情已逐步得到控制,而国外疫情的发展趋势越来越严峻。由于生活、学习和海外歧视等问题,许多海外华人和学生出于自身安全考虑选择返回中国。
然而,“你不在家乡建设,你是毒害千里最快的人”这样的舆论近日开始在网上酝酿,旨在影射归侨社区。
这种说法不仅否定了华侨对祖国的贡献,而且单方面将他们视为病毒携带者,伤害了同胞的友谊。
海外华人和海外学生大声疾呼。他们进退两难:生活在一个国家变成了“不能被遗弃的异乡”,祖籍国变成了“不能被归还的故乡”。
就在昨天,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研究和判断当前国内外疫情。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示,要加强对中国公民出国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做好各项工作,保障公民生命安全和健康。
俗话说,“家和一切皆有可能”。因为同胞们回家是为了躲避疫情,所以舆论太嘈杂,没有必要。不管是老乡还是海外游客,他们都是兄弟姐妹。如果他们能坚持同理心,他们会有更多的宽容和理解。
一方面,面对疫情,华侨和学生的现状正是国内人民刚刚经历的,他们一定感到恐慌。在一个不寻常的时刻,海外华人在海外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祖籍国是安全的,一些人选择了回来。这没什么错。
此外,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海外华人作为一个群体,从未缺席过中国的发展和改革。事实是“家乡建设一直在进行”。特别是在中国的防疫运动中,首先应该帮助华侨和海外学生。他们为今天中国抗击艾滋病的成功做出了贡献。
面对如此根深蒂固的海内外同胞,国内公众应该珍惜他们。既然同胞们遇到了麻烦,国内公众应该互相关心。
另一方面,确实有极少数海外华人没有遵守中国国内的防疫条例,最近甚至要求特殊待遇。这也是公众舆论风暴的导火线,即海外华人回国是为了躲避疫情。
我想知道,中国目前抗击艾滋病的成就来之不易,国内人民为此做出了巨大牺牲。当输入性境外传染病成为传染病防控中的突出风险时,一些中国人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不可避免地对输入性风险更加警惕。在这方面,大多数海外华人也应该坚持同理心和给予理解。
因此,如果一些华侨和学生在权衡各种因素(包括充分考虑旅行风险)后,选择在此时返回中国,首要任务是保护自己,自觉遵守中国国内的防疫法规和相关法律法规。这不仅能保证自身的完整性,还能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为他人乃至全世界的防疫大局着想。
面对疫情,全人类都是“命运共同体”,更不用说有血有肉的同胞了。国内外都有同理心,促使自己和他人互相包容。会有“战争”这个词吗?(马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