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一场及时雨,让我们在漫长的干旱中获得露水吧。”九江易金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收到中国瑞昌银行第一笔300万元的贷款,公司经理深受感动。为积极应对疫情,稳定经济增长,我市各部门和金融机构齐心协力,注入金融“活水”,帮助企业复工复产。今年2月以来,我市10家银行共关联企业697家,发放贷款58笔,总金额6.22亿元。
为有效应对疫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市人民银行、金融办等部门制定了企业发展金融支持的8项硬性规定:争取在信贷支持方面完全覆盖10家白名单企业的贷款;对中国人民银行专项再融资的重点担保企业贷款,在享受上级财政贴息的同时,地方财政将给予25%的贴息。其他小微企业自签订贷款合同之日起享受贷款优惠利率50%的优惠,菜园信贷额度利率下调5%。地方财政专门安排5000万元设立“疫情反向贷款专项资金池”;瑞昌中小企业担保有限公司放弃客户存款,取消受影响行业新融资担保业务反担保条件。担保率将从1%降至0.8%,这将有利于受影响的企业。
与此同时,我们的城市设立了一个特殊的金融支持服务类别来应对疫情。对受疫情影响的近500家企业的资金需求进行了全面分析。它分解了182家有资金需求的企业,并压缩了对接银行。它要求企业至少实施两个对接银行。要求九江银行、江西银行全面对接防疫生产担保中的重点企业。
瑞昌瑞美化妆品有限公司,以前是一家生产出口化妆品的企业,现临时申报增设一条消毒剂生产线。但是,由于疫情的影响,企业出口产品的货款提取缓慢,比正常周期慢3-4个月,应收账款增加了200%,企业需要大量资金用于新采购原材料,而由于贷款到期的压力,企业负责人束手无策。九江银行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联系,在不偿还本金的情况下,向企业发放了400万元贷款,同时将贷款利率下调了10%。
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订单减少,原材料库存不足,资金回笼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市金融办和中国人民银行及时召集各金融机构共同签署承诺书。在防疫期间,他们将确保不从有困难的企业提取、挤压或切断贷款,并将给予全力支持。2月5日以来,瑞昌金融机构新增企业贷款48笔,金额5.6908亿元;新增贷款12笔,金额5307万元。
目前,我市各金融机构正在加紧对接受疫情影响的困难企业,如春耕、粮食收购等。企业融资服务对接小组正在协调解决政府信用增级、农村产权抵押、农产品订单质押等融资问题。积极实施一系列惠企暖企的政策,使各项惠民政策生根发芽。(来源:江西频道,人民日报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