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新闻网讯(记者 余超/文 徐田刚/摄)“从今年开始,我选择菊花替代‘纸钱’祭祀亲人。”3月31日,市民孙女士手里拿着两束菊花,这样告诉浔阳晚报记者。近年来,随着文明祭祀观念深入人心,鲜花祭祀、网络祭祀、植树祭祀、家庭追思会等环保的祭祀方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收和认可。

店铺都在出售鲜花。
1
鲜花祭祀深入人心
3月31日,浔阳晚报记者来到市区一家殡葬用品店。“这几天已经有好几拨人来问我这里卖不卖祭祀用的鲜花。”店主介绍,这些人想在店里预订祭祀用的鲜花,可是自己只卖传统祭祀用品,“生意做不成哦。”店主说,虽然不是很理解,但他能感觉到鲜花祭祀已获得部分人的认可。
随后,浔阳晚报记者走访了市区几家花店,店主都将白菊、黄菊、白色康乃馨、百合等素色花卉摆放在店面门口,吸引清明扫墓选购鲜花的顾客。一家花店店主王先生告诉浔阳晚报记者,这几年许多市民在清明节前预订鲜花用于祭祀先人,去年清明节前一天鲜花销量就达到200多支。王先生表示,今年的鲜花销售格外火爆,每天可以卖400多支,每晚包花一直要忙到凌晨,“我发现大家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了,而鲜花祭祀既方便又环保。”
据了解,自从2010年起九江公墓、陵园实行“禁塑令”后,许多市民纷纷改用鲜花祭祀。“现在提倡文明祭祀,用一束鲜花来寄托对先人的思念,比过去烧纸更环保,更文明。”市民张先生说,过去清明节时,公墓里烧纸焚香占了绝大多数,空气里全是烟味,呼吸都困难,燃烧后的香纸随风飘起,如同下雪。扫完一次墓,头发和衣服上全是香灰。但经过几年的宣传,鲜花祭祀已深入人心,公墓里真正“清明”了。
2
网上祭祀悄然兴起
鲜花祭祀渐渐形成风尚的同时,网上祭祀也正在悄然兴起,据浔阳晚报记者了解,现在国内有很多网站建立了祭祀平台,在每个祭祀网站,人们只需按要求填写表格,几分钟就可以为已故亲人免费建立一座永恒的电子纪念馆或者电子墓地,不仅可以选择献花、上香、点蜡,还可以写下对亲人的追忆与哀思。
网上祭祀是一种新的祭祀方式,相比于传统的祭祀,具有不受空间、地域、时间限制的优点,并且更加经济、环保。同时,网上祭祀还具备传统祭祀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比如可以上传图片、音视频,还可以长期保留祭祀内容等。浔阳晚报记者在微信朋友圈注意到,“网上祭英烈”等活动不仅得到广大网民的积极响应,而且转发和祭奠人数不断攀升。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方式拜祭,既符合绿色文明的祭祀理念,也让更多人参与,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