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城中小学遭遇“阳刚危机”
男教师偏少,女教师过多
九江新闻网讯(浔阳晚报记者 陈月琴)近年来,中小学男教师少、女教师多已成普遍现象,由此引发了很多教育问题,如男生弱势的现象、男生女性化等,造成学校教育的“阳刚危机”。连日来,浔阳晚报记者走访九江城区多所学校发现,我市中小学男女教师比例明显失调,“阳刚危机”凸显。一些学校校长深表无奈的同时给出了相关建议。
中小学教师男“宝”偏少
男女教师比例失衡已经成为浔城中小学面临的共性问题,尤以小学为甚。
双峰小学共有217名教师,其中女教师172人,男教师45人,男女教师比为1:3.82。在戴芳校长看来,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相比男教师,年轻女教师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教学优势很难显现:现在的小学教师普遍大学本科毕业,一毕业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其中,不少女教师刚毕业一年左右就结婚生子,如果生二胎,其很大的精力在于生产、照顾孩子,等到孩子到了小学高年级,大多数女教师已经为孩子为家庭在工作方面“怠慢”了10年左右。
九江小学在编教师215人,其中女教师173人,男教师42人,男女教师比为1:4.12。“在我们学校,男教师我们当作一个宝,我们叫男教师‘宝宝’。”谈到学校男教师偏少的话题,校长张明霞坦言,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面对目前男女教师比例失衡现象,学校给班级配备教师时,总是尽可能地给某个班级配上“宝宝”,即便如此,仍有些班级缺“宝”。学校只得进一步从女教师性格的互补角度寻求班级教师配备的平衡点。如,如果一个班上女教师偏多,学校就尽量让性格内向、阴柔的与性格外向、阳刚的搭配起来,有意识地通过此举弥补班上男教师不够的现状。
另外,浔阳区浔阳小学男女教师比接近1:3;濂溪区怡康小学男女教师比1:4.64;匡庐小学男女教师比1:4.9。
浔阳晚报记者进一步采访发现,“阳刚危机”也已经或即将蔓延到城区中学。九江一中男女教师比目前基本持平;为应对“二孩”政策的到来,同文中学通过招聘一批年轻教师做好教师储备工作;九江三中男女教师比例总体平衡,但初中部女教师多两成左右。
“阳刚危机”令人忧
据业内人士透露,我市城区中小学教师的“阳刚危机”现象存在已久。这一现象已经引起市政协委员及教育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今年“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陈立新就谈到了“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中小学‘阳刚危机’”的问题。他以瑞昌市为例:从瑞昌市教育一线来看,城区九年一贯制四所学校教师共639人,其中女教师占到约六成;城区4所小学教师共534人,男女教师比为1︰2;农村中小学情况也十分类似,尤其是有的边远学校甚至找不到几名骨干男教师。近几年来招聘的教师中女教师占绝大部分,甚至超过90%。对此,陈立新颇为担忧。他认为,中小学男女教师比例失衡将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不利于学校各学科教学的平衡发展;不利于学校教育的发展。
“从教育均衡发展来说,我们也在为这事担忧。孩子在小学,既需要女教师温柔的呵护,又需要男教师刚性的引领。而事实是男教师人数‘先天不足’。”市双峰小学校长戴芳告诉浔阳晚报记者,“如今遇上‘二胎’跑火,女教师扎堆忙‘二胎’,从孕期到分娩后,其教学质量或多或少受影响。从这个角度讲,如果男教师多,对学校教学质量的稳定很有好处。”
九江小学校长张明霞认为,男女教师比例失衡,学生的成长也会处于失衡状态。“因为男教师普遍阳刚之气更足、更阳光,而且其逻辑思维更有广度;女教师则普遍柔性有加,刚性不足。”
在濂溪区怡康小学周振洪校长看来,“在一些农村学校,男女教师比例失衡不利于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男教师不足,加上教师出去交流的机会少,好多女教师很难找到男朋友,婚姻大事不容易解决,安心乐教就是空谈。”
缘何阴“盛”阳“衰”?
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何“太阳底下”的男“工程师”就那么少呢?多方认为,多种因素造成中小学教师队伍阴“盛”阳“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