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稳定产业链,通过开放促进改革发展。国际观察人士指出,在新一轮皇冠疫情对世界经济产生严重影响的背景下,中国扩大开放、进一步作出具体安排的坚定立场将有助于增强对世界经济的信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这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由于新的皇冠流行病,人员和资本的流动受阻,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受损,国际贸易大幅削减,开放贸易体系受到冲击,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一些人借此机会大声疾呼,要求恢复产业链,甚至要求经济“脱钩”,引发人们对经济全球化逆转的担忧。
全球化是推动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强大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经济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腾飞。这生动地说明了“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的历史规律。这种流行病冲击了全球经济。中国基于对世界趋势的理解和对自身发展实践的总结,毫不自满地扩大了对外开放。它积极合作,而不是被孤立,显示了它对公开合作的信心和决心。在非常时期,中国还与其他国家携手,通过发展实效,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包容、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在疫情的压力下,中国优化商业环境的进程从未停止。中国不断加大对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等示范区的开放力度,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服务,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等,引导地方政府全面实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切实做好服务、促进和保护外商投资等工作。
剩余的全文
今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稳定产业链,通过开放促进改革发展。国际观察人士指出,在新一轮皇冠疫情对世界经济产生严重影响的背景下,中国扩大开放、进一步作出具体安排的坚定立场将有助于增强对世界经济的信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这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由于新的皇冠流行病,人员和资本的流动受阻,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受损,国际贸易大幅削减,开放贸易体系受到冲击,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一些人借此机会大声疾呼,要求恢复产业链,甚至要求经济“脱钩”,引发人们对经济全球化逆转的担忧。
全球化是推动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强大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经济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腾飞。这生动地说明了“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的历史规律。这种流行病冲击了全球经济。中国基于对世界趋势的理解和对自身发展实践的总结,毫不自满地扩大了对外开放。它积极合作,而不是被孤立,显示了它对公开合作的信心和决心。在非常时期,中国还与其他国家携手,通过发展实效,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包容、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在疫情的压力下,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速度正在加快。几天前,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实施近18年后,投资额度限制正式解除,中国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全球最大的指数公司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亨利费尔南德斯(Henry Fernandez)表示,未来10年将是中国金融体系加快开放和融入全球体系的十年。
尽管疫情肆虐,但今年第一季度直接投资净流入达到149亿美元,反映了外国投资者对中国投资的长期意愿。随着疫情的缓解,今年4月实际利用外资703.6亿元,同比增长11.8%。此外,外资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华经营密集,一批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一些大型外资项目在中国启动。中国市场的魅力保持不变。
在疫情的压力下,中国为开放全球贸易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受疫情影响,300多个国际展览被推迟或取消。成功举办两届后,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筹备工作有序推进。商业展览的参展商邀请正进入冲刺阶段。签约企业1400多家,签约展览面积超过规划面积的80%。办好第三届世界博览会,搭建各行各业务实经贸合作的平台,体现了中国推进经济全球化、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立场。这对加快全球经济复苏和建设开放的世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工作报告从促进对外贸易基本稳定、积极利用外资、建设高质量的“一带一路”、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等方面作出了推进对外开放的部署。海外人士普遍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继续扩大开放将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东亚经济研究所所长彼得德里斯代尔有一个代表性的观点。他表示:“中国致力于创造一个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这将有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全球经济复苏。”
(责任编辑: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