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南昌市通过并发布了9项实施《南昌市推行“六多合一”审批服务模式实施方案》 《南昌市工程建设项目联合竣工验收管理办法》 《南昌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规范性文件。
Libo官网6月10日,南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六位一体”综合审批系统)在全国领先,南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入新阶段。
创建南昌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专场,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窗口受理”窗口,实施“一窗口受理整合服务”;记者从市行政审批局了解到,南昌已逐渐成为创新创业的“净红地”和区域发展的“新高地”,从创新新的“六位一体”综合审批模式入手,以前沿向内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利用“减”权和“加”服务刺激市场“倍增”。
风暴项目批准了“深水区”,最终打破了历史困境。
南昌市长南新城南北贯通运河工程是我市的民生工程。施工内容包括污水管涵、市政园林等综合内容。该项目旨在解决长南新城大部分地块雨水排水设施不完善的问题。然而,由于不同类型项目的审批程序和配套政策存在巨大差异,过去,这类项目究竟是界定为水利项目还是市政设施项目,一直是各部门争论的焦点,而名称问题本身也“纠缠”了很久。进入审批阶段后,企业不得不在不同部门之间“来回跑”,办理施工许可证往往需要一两个月。
南昌开始建设项目“六位一体”改革后,审批过程中的“障碍”逐渐消除。据了解,南昌市已将所有参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部门集中起来,创建了“南昌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特区”。建立了四级政府服务体系,覆盖12个市政府服务大厅、12个县级行政服务中心、122个乡镇街道便利服务中心和1530个村级便利服务站。还建立了江西政府服务网络和“赣福通”南昌分公司。同时,南昌市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率先在全国非试点城市上线.项目审批是在这样明确的条件下进行的,前置部门的“顽疾”和部门之间的推诿扯皮已成过去,项目审批顺利进行。
此外,为提高审批服务效率和改革实施,珠海充分发挥了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改革的制度优势,创新了一种新的“六位一体”的综合审批模式。通过“多证书集成”、“多法规集成”、“多评审集成”、“多评价集成”、“多推荐集成”和“多测试集成”等“六位一体”,以及联合检查、联合评审、联合图纸评审和联合验收等“四位一体”。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行“一网申请、一窗口受理、一表申请、并联审批”,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创造了“组合拳头”,发挥了改革的“整合效应”,解决了许多过去曾尝试但未解决的难题。政府服务企业建设申请由“1到n”改为“n到1”。审批项目、环节和材料大大简化,审批速度不断提高。
创造审批服务的“方便区”,群众的工作会更加轻松。
如何推进政府服务供给方面的改革,让广大企业“少跑腿”、“就近跑”甚至“不跑一趟”?从广大企业的需要出发,我们同
不仅如此,为了解决“上班时间没时间做生意,下班后没地方做生意”的问题,我市率先在全省推行政府服务中的延时工作制度。在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频繁事件中,提供延时服务和预约服务,实现政府服务“365天不关门”,实现服务清单的动态管理。到目前为止,我市已经公布了830项延期服务项目和1609项预约服务项目。共有超过210,000项延迟服务在错误的时间处理,为超过280,000人带来了方便。
"如果我没有所有的材料呢?"没关系,有许多新的审批服务机制“为您服务”,如验收、模拟审批和承诺系统审批。“这办不到,那办不到,你可以找到你面前的部门……”推诿扯皮的话语已经成为“过去式”,“不是找理由说不,而是找方法说是”,已经成为南昌便捷有益的审批服务和“黄金名牌”的生动写照。2018年,在国务院组织的全国网上政府服务能力第三方评估中,南昌市压缩审批项目排名全国第二,政府服务项目覆盖面排名第六,政府服务方式完整性排名第十。住房和建设部将把南昌作为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业务协调平台试点的唯一省会城市,并将向全市通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典型做法。
“改革没有停止,服务也没有完成”。南昌的目标是“加快革命淘宝v科技v老区的高质量发展,力争率先推动中部崛起”。感谢锐意进取,充分发挥“六位一体”综合审批模式改革的指导作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优化经营环境,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南昌日报记者欧阳玉婷)
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