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昌制造”到南昌的“医疗”
昭智半导体生产线
江陵富山基地车辆组装线
工业是经济的基础,是城市发展的支撑和支柱。
第一架飞机,第一架军用摩托车,第一架多功能民用飞机,第一台轮式拖拉机,第一批海防导弹.在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中,“南昌制造业”有极其光荣的历史。
目前,南昌市已经形成了由31个主要类别,130多个中等类别和400多个小类别组成的产业体系。智能,自动化,网络化.当前的制造过程正在迅速影响原始模式。
剑指南昌,一个工业十亿美元的产业集群。它将如何面对挑战并实现新发展?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
营业收入3238.3亿元
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加速追赶,发展不再是追求数量增长,而是围绕行业的企业集群转型。作为南昌建设的千亿产业集群,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南昌市的主要产业之一。
占地205英亩的江铃股份有限公司福山新能源汽车基地占地面积15磅305荔波平台,是江铃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0万的新能源汽车项目128亿元。
8月21日上午,当记者来到这里时,工业机器人自动对工厂第一阶段繁忙现场的——引擎盖和后挡板的所有点焊,胶合和磨边进行了自动处理.
“组装设备目前正在调试中。该厂的第一阶段预计将于今年第四季度下线,产能为15万。”江铃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刘念生告诉记者,富山基地的生产线使用了大量的产业。该机器人在减少工人数量的同时,实现了97%的焊接自动化率,50%的冲压自动化率,32%的焊接自动化率以及冲压车间和喷漆车间的全自动生产。
在发展产业集群的过程中,南昌提议建设四个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包括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学和航空设备,以及绿色食品,现代针织,新材料和机电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四个主要特征是传统产业,支持工业设计,金融服务,公共发展,智能物流等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形成“ 4 + 4 + X”新的工业产业体系。
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9%,在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二; 3家荔波国际彩票实现营业收入238.3亿元,同比增长10.7%,占全省比重达到21.3%,比去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
过去的“星火”现在已变成“原始力量”。
传统制造业转变为城市“智慧”
作为全国第四大针织服装类产业基地,南昌虽已形成了从织布、染整、印花、设计、面辅料交易、检验检测、成衣制作、外贸出口、电子商务、仓储配送的现代针纺全产业链,却始终绕不开单纯“加工型”产业附加值不高,受外部市场波动影响大的问题。
在8月21日揭牌的中国(江西)针织服装创意产业园“共享设计中心”中,一群年轻人正在讨论服装设计。在这里,企业不出南昌便可享受设计研发等服务,由“加工型”向“加工型+品牌经营型”转变。
“产业园通过建立服饰工业数字生态体系,整合产业资源、打造产业平台、促进产业对接、培养产业集群,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功能服务。”南昌市青山湖区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党委书记、局长龚永华说。
事实上,推动传统制造向都市“智”造转型升级是南昌工业发展转型升级中一项重要举措。
在南昌海立电器大规格项目生产基地,一个个AGV小车(自动导引运输车)装载着零部件,在仓库和生产线间来回穿梭;一架架机械臂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装配作业,厂房中央MES(制造执行系统)电子显示屏实时更新着产品数据……
“不到3000名工人年产1500万台压缩机、有和一样的平台吗全球最大的压缩机单体工厂,就是由工业自动化所带来的。”南昌海立电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轶告诉记者,目前海立电器实现了从0.5匹至16匹的全系列压缩机生产,生产线自动化率接近35%。
上半年南昌电子信息产业
营业收入552.3亿元
在传统工业发展的同时,南昌剑指新兴电子信息产业。
今年8月中旬才开始试投产的兆驰半导体工厂中,技术人员还在对设备调试,为即将到来的全面投产做准备。
“目前我们在南昌有两家工厂,覆盖了LED产业的中下游。”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武良文说,同时半导体公司是全球首家实现研磨自动化的工厂,打造了行业内首创LED自动化正倒装兼容测试生产线,LED自动化测试生产线,以及全球首家LED芯片分选自动化线。在全面投产后,兆驰半导体将实现年产蓝光4寸外延片600万片,以及与其相配套的芯片产量,总产值达30亿元。外延片及芯片总产量将位于全球前三,PSS产量将位于全球前两位。
仅兆驰一家,在满产之后将实现年产值30亿。在南昌市LED领域,拥有晶能光电、联创光电、晶能半导体、晶和照明等龙头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已形成核心材料、核心装备、上游芯片、中游封装和下游应用等完整产业链。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南昌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552.3亿元,同比增长21.9%。在智能移动通讯终端领域,拥有欧菲光、联创电子、联创宏声、菱光科技、智慧海派等手机生产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形成了覆盖液态镜头、摄像模组、触摸屏、主板贴片、受话器、耳机、芯片封装和整机生产的移动智能终端完整产业链,可实现90%以上的手机零部件本地化配套。
(南昌晚报全媒体首席记者高学斌文/图实习生金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