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计算,开放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对全省财政总收入的贡献率均约为40 %,增加到全省市区。就业贡献率约为——的33%
8月21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和省商务厅联合举办的“奋斗元旦70年”特别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对外开放。出色的结果。
在过去的70年中,江西累计批准外资企业18203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091.09亿美元,利用外资年均增长9.12%。 129家财富500强公司在江西投资。江西与全球226个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出口商品3670种,进出口总值4126.1亿美元。江西企业已在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近700家境外企业或办事处,并积累了外国直接投资。在1亿美元中,对外承包工程累计营业额超过300亿美元;批准了三个国家级开放港口,开通了490列火车。
刘家辉子制图
有限公司吸引的投资从少到多,江西已成为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投资的热点
高速发展,外资规模越来越大。 1984年,江西迎来了第一个外商直接投资项目,资本金仅为17万美元。自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西省外资项目的平均规模已从50万美元增加到1473万美元。外资年均使用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每年30亿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125.7亿美元,增长了352倍。江西的利用外资规模一直居中部地区前列,居全国首位。
高质量吸引了众多财富500强公司和知名跨国公司。 1988年11月1日,百事可乐公司成立了南昌百事可乐可乐饮料有限公司,这是江西最早引进的《财富》 500强公司。目前,江西省财富500强企业有129家,合同外资额超过1亿美元的重大项目41个。通过招商引资,该省引进了三洋,京瓷,法国欧尚,法国电力和联合食品等世界500强企业。
通过促进招商引资,项目不断引入,开放发展领域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同时,江西积极对接长三角,广东,香港和澳门大湾区,大力引进省外项目资金。 2001年,引进总投资超亿元的项目60个。 2010年,引进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441个。 2018年,引进总投资超亿元的项目1,822个,同比增长400个。
从单一贸易到完整贸易,江西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1978年,我省直接、自营商品出口值只有0.51亿美元,仅占全国出口值的0.5%;我省自营进口业务还是空白,直到1981年,才开始有部分商品的自营进口。改革开放以来,江西对外贸易规模实现了三次重要跨越。2010年全省外贸出口首次跨越100亿美元大关,达到134.2亿美元,并于2011年、2014年先后完成了“两次跨越”,分别突破200亿美元、300亿美元大关。
外贸主体由少到多,实力持续增强。江西出口收购调拨业务从1950年起步,仅有3家省级进出口公司,收购额仅2000万元。2018年,全省有进出口业绩的企业4804家,其中,有出口业绩的企业4293家,有进口业绩的企业1369家。出口值超亿美元的企业26家,超千万美元的企业906家。
出口商品品类由单一到齐全,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1954年,我省出口只有四大类商品16个品种,以五金矿产品为主。1978年,商品增加到九大类商品300多个品种,发展为粮油食品、土畜产品、工艺品、五金矿产品和资源原材料等初级产品出口。2018年,全省出口商品3670种,机电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的比重达41.7%,汽车、手机、蓄电池、医药品等技术产品出口成为新增长点。
贸易往来由封闭到开放,贸易市场更加多元化。上世纪50年代,我省主要外贸市场为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1978年,我省仅与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进入上世纪80年代,建立了第一个对外窗口江西省出口商品展销馆,在香港举办了第一次经济技术洽谈会和出口商品展销会,在日本、科威特、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举办多种形式的出口商品展销会,我省逐步开发海外市场推销产品。目前,我省累计与全球22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
国际经济合作从点到面,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江西力量
1979年,在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江西第一次完成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开创了我省对外承包工程的先河。1981年,我省在香港设立了首家境外投资企业。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贯彻落实,我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走出去”步伐日益加快,打造出“江西建设”“江西制造”“江西援外实施”“江西走出去联盟”等响亮名片。我省企业形成了以非洲市场为主,亚洲、美洲市场并重的多元化格局,业务网络遍布亚洲、非洲、欧洲和拉美、北美洲等几大洲的9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江西企业在国外承建的“江西路”累计达6000多公里、“江西桥”150座、“江西机场”6个、“江西电站”53座、“江西大坝”20座、“江西医院”50所、“江西水井”超过5000口、各类建筑物总建筑面积累计超过1000万平方米。江西国际公司等省内7家大型国有企业共同投资建设的江西首个境外经贸合作区——赞比亚江西多功能经济区已于2018年11月在赞比亚正式启动,这个占地面积达600公顷的经济区将成为江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重大平台,为带动优势产业和企业加快“走出去”,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口岸经济从窄到宽,开放平台从小到大,江西联通世界的通道和载体越来越宽广
江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开放平台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建设高能级开放平台。目前,江西共有各类开发区107个,其中,国家级经开区10个,数量居全国第5位登录网址、中部第2位。据测算,我省国家级经开区以占全省0.69%的国土面积,创造了约占全省12%的GDP总量、21%的工业增加值、9%的财政收入、11%的税收收入,已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
我省着力打造重大经贸活动平台,培育了绿发会、赣港会、赣深会、世界赣商大会、江西与跨国公司(上海)合作交流会、瓷博会、药交会等重大经贸活动品牌,大力推介江西、宣传江西,提升江西开放形象。
1980年1月14日,国务院批准九江开港设立口岸,当年4月1日,九江外贸码头开港,结束了江西“借港出海”的历史。目前,江西拥有国家级开放口岸3个,分别是南昌航空口岸、九江水运口岸、赣州铁路临时开放口岸。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紧紧抓住口岸通道这个关键点,畅通对接“一带一路”的陆上黑吗开放通道,“北上”途经满洲里、二连浩特、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等沿边出入境通道和“南下”通往深圳、厦门、宁波、福州、广州等东南沿海口岸线路全面打通。(记者 刘佳惠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