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14日电笔直地坐在电脑前,在屏幕上阅读,在网上奖励小奖品.随着新皇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海外华人学校纷纷启动网上“云”课堂模式,以确保教学进度。
从最初的探索到进入状态,中国学校逐渐感受到了网络课堂的独特魅力。疫情发生后,如何实现网络与学校课堂教学的协调发展,也成为中国学校校长们共同的话题。
"这所学校以前没有网络课程。"意大利贝加莫中文学校的校长张雪飞告诉记者,从2月份开始,老师们就一直在一起工作,不断探索和研究,从“门外汉”到“网络主播”。
“教师问题一直困扰着海外中国学校,网络课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她指出,网络课堂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同时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奥地利维也纳博雅学院院长郑洁表示,在疫情期间,学校采用了中国中文教育基金会的网络平台进行教学。教师还将根据在线课程通过微信、视频等方式与学生和家长沟通。
“直播课和动画课非常受欢迎,老师和家长对直播课赞不绝口。”郑洁告诉记者,网络课程生动有趣,可以反复学习。孩子们认真地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最大的乐趣是把杯子拿对了。"
"许多家庭已经体验到了在线教学的优势."西班牙博斯语言学校的校长潘丽丽也提到了在线课程的灵活时间和地点,家长们也避免了接送孩子的麻烦。
“网络教学拓宽了教学思路,节省了家长的劳动和时间。日内瓦瑞士中文教育基金会会长孙志民告诉记者,在疫情爆发前,该校已经参加了基金会的在线课程,中文动画课程非常有效学生们以新的方式学习汉语,他们的视野大大拓宽了。"
在疫情流行期间,开设在线课程最初是许多中国学校采取的“临时措施”。然而,通过这一尝试,中国学校进一步认识到了网络课程的教学优势和前景,也为后疫情时代的语文教学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
“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各有优势。两者优势互补,优化教学资源。”张雪飞表示,疫情爆发后,学校计划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每周安排几次网络教学,这也将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学习汉语。
"网络课程教育是大势所趋,但离线课堂教学仍然是必要的."潘丽丽认为,要提高网络教学的学习效果,必须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监控系统。同时,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应该通过线下课堂进行更多的互动,这样更有利于学习效果。
"实现传统课堂和网络教学的强大互补,可以提高知识的吸收率."郑洁还表示,疫情发生后,学校将继续开展网上教学,同时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孩子们通过实体课相互联系和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希望继续参与中国汉语教育基金会提供的在线课程,以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多样化、有趣和知识化。”同时,孙志民指出,他也希望学校教师能向中国优秀教师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开拓新的思路,为中国教育创造美好的未来。(记者马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