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办公楼所在地。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 4月1日,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等7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这是继上海、天津、福建、广东之后,中国第三批挂牌运营的自贸试验区。
至此,中国的自贸试验区数量增至11个,形成了东中西协调、陆海统筹的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新设自贸试验区的布局与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总体战略布局相一致。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表示,新设的自贸试验区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以及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区域战略。
此次新设的自贸试验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结合自身功能定位和优势特色的差异化创新成为亮点。
辽宁将加快市场取向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动结构调整,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整体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新引擎。
浙江自贸试验区将建设成东部地区重要海上开放门户示范区、国际大宗商品贸易自由化先导区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源配置基地。
河南将打造现代立体国际交通物流体系,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
湖北自贸试验区将重点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区,促进中部地区与长江经济带战略对接。
四川自贸试验区将重点推动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重庆自贸试验区将建设成“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要支点。
作为西北地区首个自贸试验区,陕西自贸试验区将建设成“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重要支点。
专家表示,随着第三批自贸试验区落地,改革“试验田”的经验将在更大范围内复制推广,中国即将集中释放新一轮开放利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