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新加坡3月2日电据新加坡3月2日《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研究人员发现,尽管患者最初症状轻微,但他们是体内病毒数量最多的阶段。随着症状的发展,病毒的数量逐渐减少,这意味着患者体内的病毒数量与症状的严重程度没有正相关。
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主任梁玉新指出,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通常会出现轻微症状,如咳嗽和发烧,然后恶化为肺炎。然而,当病人患上肺炎时,体内的病毒数量显著减少。
陈竹泉,新加坡卫生部首席卫生科学家,在非典流行期间是新加坡卫生部的医学主任。他指出,这种情况与非典相反,非典会随着疾病的发展在患者体内产生更多的病毒。新的冠状肺炎更像流感,症状较轻时体内的病毒量更高。
大量的病毒意味着高传染性吗?于凉说,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定这一点。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到的是病毒基因的数量,但无法区分活病毒和死病毒,只有活病毒才能自我复制并具有传染性。
关于无症状感染者是否会传播病毒,新加坡伊丽莎白·希尔医院传染病顾问梁浩南认为,即使病人体内有很多病毒,如果没有咳嗽等症状,病毒一般会留在体内。
陈竹泉说病毒主要是在咳嗽或打喷嚏时通过飞沫传播的。无症状感染者不太可能在社区传播病毒,除非他们与家人分享食物或进行密切的身体接触。
梁宇新还指出,目前大多数地方性病例之间的关联都可以找到。如果新冠状病毒的传播主要来自无症状的感染者,很难发现这些联系。
研究人员呼吁公众不要对轻微症状掉以轻心,而是戴上口罩,及时就医。